当前位置:主页 > 整形外科 > 文章内容

头皮美塑疗法技术操作规范专家共识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5-01-07 08:47浏览:

 一、引言
头皮美塑疗法通过将营养物质、药物等直接输送到头皮特定层次,改善头皮微环境,促进毛发健康生长,在脱发治疗、头皮养护等方面应用渐广。本共识旨在规范其技术操作。
二、适应证与禁忌证
适应证
雄激素性脱发:男女患者因雄激素作用导致毛囊微小化、毛发变细变软、进行性脱发,美塑疗法可改善毛囊微环境,促进毛发生长。
斑秃:由自身免疫等因素引起的非瘢痕性脱发,美塑疗法有助于调节局部免疫,为毛囊提供营养,促进毛发再生。
休止期脱发:因压力、内分泌变化等使较多毛囊提前进入休止期致脱发,美塑疗法可促使毛囊重新进入生长期。
头皮老化:表现为头皮变薄、干燥、瘙痒等,美塑疗法能改善头皮营养供应,提升头皮健康状态。
禁忌证
绝对禁忌证:对美塑治疗所用药物或成分过敏;头皮局部有感染、炎症,如脓疱疮、头癣、毛囊炎急性期;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等全身性疾病未控制稳定;妊娠期、哺乳期女性。
相对禁忌证:凝血功能障碍但未规范治疗;正在使用抗凝药物,需评估出血风险;瘢痕体质者,因可能形成增生性瘢痕。
三、治疗前评估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脱发史,包括发病时间、进展、家族史,了解可能的诱因如生活压力、近期用药、内分泌变化等。询问头皮既往治疗史,如是否使用过米诺地尔、非那雄胺等药物及疗效。
体格检查:观察头皮整体外观,包括头皮颜色、有无红斑、鳞屑、瘢痕等;评估脱发区域、程度,男性雄激素性脱发按 Hamilton - Norwood 分级,女性按 Ludwig 分级。触诊头皮,了解头皮弹性、厚度及有无压痛。
实验室检查:建议检查血常规、铁蛋白、维生素 D、甲状腺功能、性激素六项等。缺铁性贫血可致脱发,铁蛋白检测可判断铁储备;维生素 D 缺乏与脱发有关;甲状腺功能异常影响毛发生长;性激素六项可评估雄激素水平及内分泌状态。
毛发检测:可采用毛发显微镜、皮肤镜检查,观察毛发粗细、密度、毛干形态、毛囊开口等,评估毛囊健康状况。还可进行拉发试验,了解休止期毛发数量。
四、治疗药物与材料
常用药物及成分
非交联透明质酸:具有良好保湿性,可增加头皮水分含量,改善头皮微环境,为毛囊提供适宜生长环境。
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 B 族(B2、B6、B12)参与细胞代谢,促进头皮健康;维生素 C、E 抗氧化,减少自由基对毛囊损伤。
氨基酸:是构成毛发角蛋白的基本成分,可补充毛发营养,增强毛发强度。
矿物质:如锌参与多种酶合成,对毛囊正常功能维持有重要作用。
富血小板血浆(PRP):富含血小板及多种生长因子,如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 - β 等,能促进毛囊细胞增殖、血管生成,调节毛囊周期。
肉毒毒素:低剂量应用可减少乙酰胆碱释放,松弛头皮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还可抑制皮脂腺分泌,减少头皮油脂。
治疗材料选择原则:根据患者脱发类型、头皮状况及治疗目的选择。如雄激素性脱发可选用含 PRP、非那雄胺(仅适用于男性)成分产品;头皮干燥者可侧重含透明质酸产品;斑秃患者可考虑含调节免疫成分药物。
五、操作流程
术前准备
患者准备:告知患者治疗流程、可能效果、风险及注意事项,签署知情同意书。清洁头皮,去除油脂、污垢,避免影响药物吸收。
材料准备:准备好所需药物、注射器、美塑枪或微针等器械。确保药物剂量准确、器械清洁无菌。
操作步骤
定位与分区:将头皮分为额部、顶部、枕部等区域,根据脱发部位和程度确定重点治疗区域及药物分布。
麻醉:一般采用局部麻醉,可选择表面麻醉剂涂抹,或局部浸润麻醉,减轻患者疼痛。
注射方法:
美塑枪注射:调节美塑枪参数,如注射深度、剂量、间隔。一般注射深度 1 - 4mm,根据头皮厚度及药物作用层次调整。注射点间距 0.5 - 1cm,呈点阵式分布。将药物均匀注入头皮真皮层或皮下浅层。
微针导入:选择合适长度微针(0.5 - 2mm),在头皮表面滚动或垂直刺入,造成微小通道,利于药物渗透。操作时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损伤头皮。
术后处理
伤口护理:注射后头皮可能有微小针孔,用碘伏等消毒剂轻轻擦拭,保持头皮清洁干燥,避免沾水,防止感染。
冷敷:术后可冷敷 15 - 20 分钟,减轻局部红肿、疼痛。使用冷毛巾或冷敷贴,注意避免冻伤头皮。
六、治疗方案与疗程
治疗方案制定: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如雄激素性脱发患者,可采用含 PRP、非交联透明质酸、维生素等成分联合治疗;斑秃患者可加入调节免疫药物。
疗程设置:一般每月治疗 1 次,3 - 6 次为一疗程。治疗初期,毛囊需要一定时间对药物刺激产生反应,多次治疗可维持和增强效果。疗程结束后,根据患者毛发改善情况,可适当延长治疗间隔时间进行巩固治疗。
七、并发症及处理
常见并发症
疼痛:与注射操作刺激有关,多数患者可耐受,程度因人而异。
红肿:局部炎症反应,一般数小时至数天内消退。
出血:针刺破微小血管所致,多为少量渗血。
感染:因操作过程未严格无菌或术后护理不当引起,表现为头皮红肿、疼痛加剧、发热等。
药物过敏:对治疗药物或成分过敏,出现头皮瘙痒、皮疹、水疱等。
处理方法
疼痛:可适当冷敷,必要时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缓解。
红肿:冷敷处理,一般无需特殊用药,若红肿严重可口服小剂量糖皮质激素。
出血:局部按压数分钟即可止血,少量渗血可不处理,注意保持清洁。
感染:使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局部清创换药,严重时需就医住院治疗。
药物过敏:立即停止使用致敏药物,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等,严重者需静脉输注糖皮质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