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病理诊断 > 列表
  • 墨汁吞噬实验2017-10-14 22:38:18

    实验原理 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对细菌、异物等具有吞噬作用。在一定量的肝素抗凝血中,加入一定量的墨汁,经37℃温育4小时,涂片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吞噬细胞对墨汁的吞噬情况,并计算吞噬率及吞噬指数,从而协助急性白血病的诊断与鉴别。 三、实...

  •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2017-10-14 22:37:35

    实验原理 在受检血浆中加入足量的凝血活酶和钙离子,测定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即为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本试验是外源性凝血系统凝固的筛检试验。 三、实验方法 材料: 1.水浴箱、灭菌注射器、硅化试管或塑料试管、离心机、秒表。 2.25mmol/L氯化钙凝血活...

  • 寄生虫标本的固定与保存2017-10-14 22:36:52

    蠕虫成虫的固定与保存 1、.线虫 生理盐水洗净虫体粘附的污物,然后用加热至70~80℃的70%酒精或巴氏液(甲醛3份、生理盐水97份)固定,冷却后移至新的70%酒精或巴氏液中保存。小型线虫(旋毛虫、蛲虫、钩虫等)宜用甘油酒精(70%酒精95ml、甘油5ml)加热固定...

  • 病理标本的接收2017-10-14 22:36:12

    病理标本的接收是在取材、固定组织前首先要做的第一步工作,它是临床与病理科交接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为开展病理学检查、病理档案的保存奠定了基...

  • 组织固定2017-10-14 22:35:28

    一、固定的目的和意义 活体组织一旦停止血液循环和物质代谢就会因物质代谢障碍产生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和组织化学改变,并导致形态学上可见的细胞器变化和细胞组织的形态改变直至腐 败自溶。固定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使用化学和物理的方法,尽可能地保存组织细胞离体...

  • 组织固定的注意事项2017-10-14 22:34:49

    1.及时取材:由于甲醛对组织的平均穿透速度只有0.8 mm/h,因此手术切除的送检标本应及时切开进行取材,以便保证重要的镜检部位能及时地得到固定。 2.及时固定:完成取材的组织块应立即投入固定液以便尽可能地保存组织细胞的形态结构和抗原性。 3.液量充分...

  • 组织固定固定液的选择2017-10-14 22:34:06

    影响标本固定的因素很多,如组织与固定液的比例、固定时间、固定温度等;除此之外,固定液本身也很重要,若所选固定液不当,细胞内蛋白质、脂类、核 酸等成 分将会有不同程度地损失。固定剂最好随配随用,并注意其浓度和酸碱度。因此根据实际工作的目的,选用...

  • 病理制片技术-取材2017-10-14 22:33:24

    一、概念 取材是将送检标本进行客观描述并将病变部位组织切成厚薄适度的小片后装入小盒(进入组织脱水程序),取材至关重要。 二、取材环境 取材室由取材台、记录桌、标本陈列架、电脑查询等组成;取材台应有良好的排风、进出水系统,配备齐全的刀、剪、镊、尺...

  • 病理制片技术——组织脱水2017-10-14 22:32:40

    组织经固定后会有大量水分,组织脱水是用某些溶剂逐渐将组织内的水分置换出来,以利于透明剂和石蜡的渗入。 一、手工脱水 1.器械准备:大标本缸6个,浸蜡用金属缸3个,脱水篮,恒温烤箱。 2.日常工作程序见表5.1。 表5.1 手工脱水日常工作程序 试剂 浓度...

  • 病理制片技术——包埋2017-10-14 22:31:57

    一、意义 组织块经过固定、脱水、透明、浸蜡等处理后,用包埋剂(如石蜡、树脂、塑料等)将其包制成含组织块的蜡块或塑料块等的过程称为包埋。不同的包埋方法有不同的要求,经包埋后,组织可达到一定的硬度和韧度,有利于切成理想的薄片。 二、包埋步骤 先将熔...

  • 首页
  • 上一页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下一页
  • 末页
  • 2742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