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资讯、医学知识尽在中华医学网!
每日医学知识、资讯海量更新,天天给你健康!
返回主页
|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医学科普
口腔疾病
内分泌科
男科疾病
肿瘤疾病
消化疾病
妇产疾病
血液疾病
血液疾病
呼吸疾病
心脑血管
神经疾病
儿科疾病
精神心理
皮肤性病
五官疾病
内科疾病
普通外科
临床手术
整形外科
外科其他
临床科室
疾病症状
急诊急救
临床医学
基础医学
护理医学
实践技能
物理检查
化学检查
检验医学
中医特色
中医方剂
中药知识
生物医药
西药知识
中西药品
专科用药
临床用药
医院查询
就医指南
制药企业
医药批发
医疗器械
医学资源
医学文献
Medicine
Disease
Health
Institutes
疾病与营养
饮食与养生
预防保健
肾内科
肝胆外科
人群常见疾病
其他科室疾病
医药科研
用药指导
当前位置:
主页
>
五官疾病
> 文章内容
《高度近视防控专家共识(2023)》解读(上)
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25-02-17 09:07
浏览: 次
高度近视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眼睛放松时,等效球镜超过 600 度,即近视度数加上散光的一半度数大于等于 600 度属于高度近视。
分类
单纯性高度近视
:戴镜后度数稳定,矫正视力能达到 1.0 或 0.9,可能伴有飞蚊症、豹纹状眼底或萎缩弧等。
病理性高度近视
:成年后度数仍持续增长,戴镜后矫正视力也达不到 1.0 或 0.8,还伴有视物变形、遮挡感,以及后巩膜葡萄肿、黄斑区漆裂纹等明显眼底病理性改变和并发症。
近视前期的管理
3
重要观察因素
基线屈光
:定期监测儿童远视储备量。
基线年龄
:推迟儿童出现近视前期状态的年龄,以控制高度近视发病风险。
屈光、眼轴变化
:关注儿童青少年近视度数持续增长、眼轴增长过快情况。
近视危险因素
:重点关注有高度近视家族史儿童,以及户外活动少、教育压力大、用眼习惯不当的儿童。
防控管理重点
科普引导
:加强对低龄儿童、家长及学校的近视防控科普教育。
行为指导
:增加儿童户外活动时间,加强读写姿态管理,合理饮食,保证充足睡眠,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长。
建档管理
:按照教育部规定建立屈光档案,每年 2 次眼健康检查,部分儿童可缩短检查周期至 3 个月 1 次。
临床干预
:对有高度近视家族史或眼部屈光参数急剧下降的儿童,尽早开展遗传筛查。
高度近视的常规检查
高度近视患者需要进行眼底照相检查,观察视盘、黄斑或周边视网膜结构有无异常。有条件可增加广角眼底照相,成像范围提升至 200°,便于早期快速发现周边眼底病变。
针对有高度近视家族史和遗传风险的人群,应早期开展基因遗传筛查,实现早筛早诊,降低发病率。
高度近视的治疗方案
3
行为干预
:减轻教育压力,养成良好用眼卫生习惯。嘱咐患者防止或减少眼部碰撞,减少重体力劳动及剧烈运动,出现眼前黑影、闪光感或视力下降时尽快就医。
临床干预
可采用多焦点软性角膜接触镜、近视防控相关框架眼镜和低浓度阿托品控制近视进展。
考虑用硬性角膜接触镜矫正以减少框架眼镜引起的物像缩小。
18 岁以上屈光稳定且有摘镜意愿的患者,可选择角膜屈光手术或眼内屈光手术,但术后仍需定期检查眼底。
对于眼底病变呈进展性,尤其存在后巩膜葡萄肿、黄斑病变等,可考虑后巩膜加固治疗。
标签:
2023 专家共识:白内障手
高度近视中西医结合诊疗指
人工智能在甲状腺相关性眼
《高度近视防控专家共识(
球后阻滞操作应用的专家共
人工智能在神经眼科疾病诊
中国Ehlers⁃Dan
婴幼儿白内障术前评估与LO
婴幼儿白内障术前评估与LO
眼眶病常用影像学检查设备
2024 循证指南:中心性浆
干眼炎症诊疗规范:2023
2024 ACEP共识指南:表面
2024 ACEP共识指南:表面
复明片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2024 ASRS临床实践指南:
人工智能在OCTA图像分析和
近视防治指南(2024年版)
眼部超声可视化生物规范测
人工智能在视网膜液监测中
热门标签
尿毒症
白血病
子宫肌瘤
输卵管不通
漏斗胸
股骨头坏死
风湿
糖尿病
肾炎
癫痫
肝病
肝硬化腹水
甲亢
三叉神经痛
重症肌无力
脑瘫
帕金森
红斑狼疮
颈椎病
牙齿
怀孕
湿疹
硬皮病
脱发
尖锐湿疣
牛皮癣
不孕不育
抑郁症
白癜风
高血压
最新文章
2023 专家共识:白内障手术患者的管理
高度近视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下)
人工智能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中的应用指南(
《高度近视防控专家共识(2023)》解读(上
球后阻滞操作应用的专家共识
人工智能在神经眼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指南(
中国Ehlers⁃Danlos综合征诊疗指
婴幼儿白内障术前评估与LOCS-UP分型方法及
婴幼儿白内障术前评估与LOCS-UP分型方法及
眼眶病常用影像学检查设备操作指南(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