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角膜富含感觉神经,角膜擦伤常伴有剧烈疼痛,美国每年约有 357,000 例患者因角膜浅表损伤前往急诊科就诊。因担心角膜毒性,角膜擦伤处理通常不将表面麻醉药物供家庭使用,但某些情况下会提供短期使用。
研究方法
文献检索范围:检索 PubMed 和 Embase 数据库中 1968 年至 2023 年 2 月 28 日之间发表的英语来源的人类研究,涵盖各年龄段,还包括相关文献提及的参考文献,包含各种研究形式、临床环境以及角膜疾病。
方法论:遵循国家医学院和苏格兰学院指南网络(SIGN)倡导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使用德尔菲法的顺序评审,针对 8 个具体问题寻找答案和共识建议,采用 GRADE 对已形成的证据进行质量评价,分为 “A(高质量)、B(中等质量)、C(低质量)、D(极低质量)” 四个等级。
对相关问题的结论与建议
问题 1:在已出院的急诊室简单角膜擦伤成人患者中,使用市售表面麻醉药物进行短期治疗(最多 24 小时),与使用生理盐水安慰剂或不使用相比,是否有证据表明表面麻醉药物与不良视觉后果或愈合情况相关?结论为目前的研究中,未发现任何患者因短期接触表面麻醉药物而受到严重或永久性损害,但有很多病例报告描述了长时间使用表面麻醉药物后患者受到损害的情况,证据等级为 B 级。
问题 2:在处理眼科急诊室角膜擦伤的成人患者时,表面麻醉药物是否有助于减轻疼痛?患者满意度如何?结论为与安慰剂相比,使用表面麻醉药物能减少疼痛,证据等级为 B 级;在患者满意度方面则存在褒贬不一的情况,证据等级为 C 级。
问题 3:在处理眼科急诊室简单角膜擦伤成人患者时,是否有证据表明表面麻醉药物的潜在危害因特定的局部麻醉药物、浓度或治疗持续时间而有所不同?结论为目前没有专门针对这类问题的对比试验,根据间接数据,所有的局部麻醉药物似乎都有毒性,但没有证据表明最常见的 3 种药物(丁卡因、丙美卡因、奥布卡因)在目前市售浓度下有毒性,这些药物在低剂量和短期接触时毒性最小或无毒性,但在更高剂量或更长时间的给药后毒性逐渐增加,证据等级为 C 级。
问题 4:在处理眼科急诊室简单角膜擦伤成人患者时,是否有证据表明表面麻醉药物的潜在危害因角膜擦伤严重程度而异?结论为目前没有针对这一问题的对比试验,急诊科的试验仅限于简单擦伤,许多病例报告描述了复杂擦伤或其他上皮缺损的患者接触表面麻醉药物后经常出现不良反应,作用机制尚不确定,证据等级为 C 级。
问题 5:在处理眼科急诊室简单角膜擦伤成人患者时,是否有证据表明表面麻醉药物的潜在危害因患者并发症、药物或无家可归等社会因素而异?结论为目前尚无专门针对这些问题的试验,间接数据也没有明显的关联或趋势,证据等级为 C 级。
问题 6:在处理眼科急诊室简单角膜擦伤成人患者时,与表面麻醉药物相比,替代疗法的相对益处是什么?患者满意度有什么区别?结论为 2 项基于急诊室的随机试验发现,相对于对乙酰氨基酚联合或不联合阿片类药物,表面麻醉药物的镇痛效果更好,证据等级为 B 级;其他疗法暂无相关实验,证据等级为 C 级。
问题 7:在处理眼科急诊室简单角膜擦伤成人患者时,替代疗法的相对潜在危害是什么?结论为广泛认为这些替代疗法的短期疗程用于治疗无并发症的角膜擦伤是安全的,有潜在并发症和长期治疗的情况下,局部非甾体抗炎药与角膜溶解无关,目前尚无比较试验评估这些药物与表面麻醉药物的潜在危害,证据等级为 C 级。
问题 8:在已出院的急诊室简单角膜擦伤儿童或青少年患者中,根据年龄的差异可能会有哪些不同?结论为没有针对儿童或青少年的研究,无法推断表面麻醉药物对儿童角膜毒性的风险是否高于成人,证据等级为 C 级。
总体建议
对于成人急诊室的简单角膜擦伤患者,开具市售表面麻醉剂(如丙美卡因、丁卡因、奥布卡因)供其在就诊后的 24 小时内按需使用,每 30 分钟使用一次是安全的,但总量不得超过 1.5-2ml,24 小时后应丢弃剩余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