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及发病机制
眼动脉主要起源于颈内动脉,为其第一分支,直径约 1.3mm。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及其分支为视网膜内层供血。CRA 在视盘的管径约为 160μm,周边渐细,穿过筛板可见部分前约 2mm 处及穿过视神经鞘的硬脑膜处为狭窄区,是栓子栓塞的主要位置。CRA 属于终末动脉,各分支之间无血管吻合,一旦发生阻塞,视网膜出现缺血现象,会引起视力骤降,严重者可导致失明。
危险因素
CRAO 与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相似,主要由动脉粥样硬化、栓塞、炎症性血管疾病或血液高凝状态等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常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和吸烟等。另外,血液疾病、眼眶淋巴瘤、眼眶或头部损伤、球周麻醉、放射治疗等也增加视网膜动脉阻塞发生风险。医源性栓塞也是不可忽视的病因,包括美容面部填充物注射、血管内治疗、玻璃体内气体或药物注射、球后麻醉、动脉内化疗等。
临床表现
视力与视野:典型的 CRAO 表现为突发无痛性单眼视力急骤下降甚至丧失和周边视野缺损。绝大多数(>80%)患者的初始视力表现为数指或更差,但睫状视网膜动脉保留的患者视力可接近正常。
色觉:色觉受损与视力损害程度成正比。
瞳孔:多数患者表现为患侧相对性传入性瞳孔障碍(RAPD),即患眼 RAPD 阳性。如果合并对侧严重视神经病变,RAPD 征象可能缺失,即 RAPD 阴性。
辅助检查
眼底检查:对于突发无痛性单眼视力急骤下降的患者,需积极进行眼底检查(如眼底镜检查或彩色眼底照相)以明确 CRAO 诊断,并排除其他眼科疾病。可见视盘色变白,边缘模糊,视网膜动脉显著变细或伴有白线,视网膜呈急性贫血状,于眼底后极部呈乳白色混浊水肿,黄斑部见樱桃红点。
荧光血管造影:中央动脉可呈现无荧光素灌注,视盘处的中央静脉可见逆行充盈,黄斑周围小动脉荧光充盈突然停止,如树枝被砍断样。数周后或不完全阻塞的病例,血流可完全恢复,荧光造影可无异常发现。
其他检查:还可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视野检查、视网膜电流图检查等,必要时行头颅 CT、MRI 等检查,以评估颅内情况及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治疗
治疗原则:尽快恢复视网膜血流循环,挽救视功能,同时预防并发症及降低急性缺血性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保守治疗:包括血管扩张剂应用,如亚硝酸异戊酯吸入,硝酸甘油片舌下含化;降低眼压,如眼球按摩、前房穿刺术、使用醋氮酰胺等;可联合高压氧治疗,缓解视网膜缺氧状态。
对因治疗: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抗血小板、抗凝、降血脂治疗以应对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糖皮质激素治疗巨细胞动脉炎等炎症性血管病等。
溶栓治疗: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静脉溶栓或动脉内溶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