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整形外科 > 文章内容

毛发移植围手术期提高毛囊成活率的专家共识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4-12-30 08:57浏览:

 一、引言
毛发移植是治疗脱发的重要手段,毛囊成活率直接影响手术效果。为规范毛发移植围手术期操作,提高毛囊成活率,国内专家经研讨制定本共识。
二、术前评估与准备
(一)患者评估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脱发的类型、病程、家族史,了解是否存在雄激素性脱发、斑秃等常见脱发疾病的相关因素。询问既往治疗史,包括药物治疗、激光治疗等及其效果。同时,了解患者的全身健康状况,如是否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以及近期是否有感染、外伤等情况。此外,还需询问患者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情况,因为这些因素可能影响毛囊的血供和成活率。
体格检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重点检查头皮情况。观察脱发区域的分布、面积、毛发密度及粗细程度,评估供区毛发的质量,包括毛发的色泽、质地、密度和生长方向等。检查头皮皮肤有无炎症、瘢痕、肿物等病变,确保手术区域的皮肤健康。测量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判断患者能否耐受手术。
实验室检查:一般建议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了解患者的血液情况,排除凝血功能障碍等可能影响手术安全的因素。对于雄激素性脱发患者,可检测性激素六项,评估雄激素水平,为术后的综合治疗提供参考。若患者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需检查血糖等相关指标,以确定是否需要在术前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治疗。
(二)患者准备
心理准备:毛发移植手术虽为微创手术,但患者对手术效果往往有较高期望。医生应与患者充分沟通,详细介绍手术过程、预期效果、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让患者对手术有全面的了解,避免因不切实际的期望而产生心理落差。同时,解答患者的疑问,缓解其紧张和焦虑情绪,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
术前准备措施:告知患者术前 1 - 2 周停用可能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华法林等。若患者因基础疾病必须服用相关药物,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术前 3 天开始,患者应保持头皮清洁,每天用温和的洗发水洗头。手术当天,患者需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避免穿着紧身衣物对术后头部造成压迫。女性患者应避免化妆,以免影响手术操作和术后观察。
(三)手术团队与器械准备
手术团队:毛发移植手术团队应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护士和技术人员组成。主刀医生应具备扎实的毛发移植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熟悉头皮解剖结构,能够熟练操作毛发移植的各项技术。护士和技术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掌握毛发移植手术的配合流程,熟悉器械的使用和维护,能够在手术过程中协助医生完成毛囊的提取、分离和种植等操作。
器械准备:确保手术所需的器械齐全且性能良好。常用的器械包括毛囊提取仪、毛囊分离器、种植针、镊子等。术前对器械进行严格的清洁、消毒和调试,检查毛囊提取仪的负压、转速等参数是否正常,确保毛囊分离器能够准确地分离毛囊,种植针的管径合适且通畅,镊子的尖端精细且无损伤,以保证手术过程中能够顺利地提取、分离和种植毛囊,减少对毛囊的损伤。
三、术中操作要点
(一)毛囊提取
提取方法选择:目前常用的毛囊提取方法有毛囊单位头皮条切取技术(FUT)和毛囊单位提取技术(FUE)。FUT 适用于脱发面积较大、需要移植大量毛囊的患者,该方法通过切取一条头皮组织,然后在显微镜下将其分离成单个毛囊单位。FUE 则适用于对术后瘢痕要求较高的患者,它是通过特殊的器械直接从头皮上逐个提取毛囊单位。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脱发面积、供区毛发条件、患者对瘢痕的接受程度等,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
提取过程注意事项:在毛囊提取过程中,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严格控制提取的深度和角度。提取过深可能损伤毛囊的深部结构,影响毛囊的成活率;提取角度不当可能导致毛囊斜行或扭曲,同样不利于毛囊的存活。对于 FUT 方法,切取头皮条时要保证切口的整齐和平滑,尽量减少对毛囊周围组织的损伤。切取后,要及时对供区进行缝合,缝合时注意对合良好,避免张力过大,影响伤口愈合。对于 FUE 方法,使用毛囊提取仪时,要根据毛囊的粗细和密度调整合适的负压和转速,避免因负压过大或转速过快损伤毛囊。同时,提取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毛囊的完整性,及时发现并处理受损毛囊。
(二)毛囊分离
分离环境与技术:毛囊分离应在专门的分离室中进行,保持室内温度在 25 - 28℃,湿度在 40% - 60%,为毛囊提供适宜的保存环境。分离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练掌握毛囊分离技术。在显微镜下,使用精细的镊子和刀片,小心地将毛囊单位从周围组织中分离出来,避免损伤毛囊的毛乳头、毛囊干细胞等重要结构。分离过程中,要不断用生理盐水湿润毛囊,防止其干燥。
毛囊筛选与保存:分离后的毛囊需进行筛选,去除受损、不完整的毛囊。对于筛选出的优质毛囊,应立即放入含有特殊保存液的培养皿中保存。保存液应具备维持毛囊细胞活性、提供营养物质和缓冲外界环境变化的功能。常用的保存液成分包括生理盐水、葡萄糖、氨基酸、抗生素等。保存过程中,要注意保持保存液的温度和无菌状态,避免毛囊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或受到污染。
(三)毛囊种植
种植区域准备:在种植毛囊前,需对种植区域进行准备。根据患者的脱发情况和毛发分布特点,设计合理的种植方案,确定种植的密度、方向和角度。使用专用的打孔器械在种植区域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打孔,打孔的深度和直径要与毛囊的长度和粗细相匹配,避免孔径过大或过小影响毛囊的植入和存活。打孔过程中要注意保持一定的间距,避免种植过密导致毛囊之间相互竞争营养,影响成活率。
种植操作要点:将保存的毛囊单位用镊子小心地植入打好的孔中,种植时要确保毛囊的方向与周围毛发的生长方向一致,以保证术后毛发的自然生长外观。种植深度要适中,过浅可能导致毛囊外露,影响成活率;过深则可能损伤毛囊的生长环境。种植过程中,要轻轻按压毛囊周围的皮肤,使毛囊与周围组织紧密贴合,促进血液循环的建立。同时,要注意避免过度挤压毛囊,防止损伤毛囊结构。
四、术后护理与监测
(一)术后护理
伤口护理:术后应保持头皮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以防感染。一般在术后 2 - 3 天内,医生会为患者更换伤口敷料,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红肿等情况。若发现伤口有少量渗血,可适当按压止血;若渗血较多或出现明显红肿、疼痛加剧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术后 7 - 10 天左右,根据伤口愈合情况拆除缝线(若采用 FUT 方法)。
饮食与生活习惯:术后患者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生姜等,这些食物可能引起头皮血管扩张,增加出血和感染的风险。同时,要避免饮酒,酒精会影响伤口的愈合和毛囊的恢复。建议患者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促进伤口愈合和毛囊的生长。术后患者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剧烈运动和头部受到外力撞击,以免影响毛囊的成活率。
(二)术后监测
毛囊成活率评估:术后 1 - 3 个月,毛囊进入休止期,可能会出现毛发脱落的现象,这是正常的生理过程,称为 “狂脱期”。一般在术后 3 - 6 个月,新的毛发开始逐渐生长。医生可通过观察种植区域毛发的生长情况,如毛发的密度、粗细、生长方向等,初步评估毛囊的成活率。更为准确的评估可在术后 6 - 12 个月进行,通过毛发显微镜或专业的毛发检测设备,测量种植区域单位面积内的毛发数量,并与术前设计的种植密度进行对比,计算毛囊的成活率。
并发症监测:术后要密切监测患者是否出现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包括感染、出血、瘢痕形成、毛囊囊肿等。若患者出现头皮局部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可能提示感染,应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对于少量出血,可通过局部压迫止血;若出血较多,需重新打开伤口进行止血处理。对于瘢痕形成,轻度的瘢痕可通过外用药物、激光治疗等方法进行改善;严重的瘢痕可能需要再次手术修复。若发现毛囊囊肿,一般可在消毒后用注射器抽出囊液,必要时进行手术切除。
五、药物与辅助治疗
(一)药物治疗
雄激素性脱发患者:对于雄激素性脱发患者,术后可继续使用非那雄胺(仅适用于男性患者)或外用米诺地尔。非那雄胺通过抑制 5α - 还原酶的活性,减少睾酮转化为双氢睾酮,从而减轻雄激素对毛囊的损伤,促进毛囊的生长。一般建议男性患者在术后持续口服非那雄胺 1mg/d,至少服用 6 个月以上。外用米诺地尔可扩张头皮血管,增加毛囊的血液供应,促进毛发的生长。患者可在术后 1 - 2 周开始使用 5% 米诺地尔溶液,每天 1 - 2 次,涂抹于头皮上,并轻轻按摩以促进吸收,持续使用至少 6 个月。
其他辅助药物:部分患者术后可适当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如维生素 B 族、维生素 C、维生素 E、锌等,这些营养素对毛囊的生长和修复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一些具有改善微循环作用的药物,如复方丹参片等,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有助于增加毛囊的血液供应,提高毛囊的成活率。
(二)辅助治疗
低能量激光治疗(LLLT):术后 2 - 4 周,患者可开始进行 LLLT。LLLT 通过低能量激光照射头皮,刺激毛囊细胞的活性,促进毛囊从休止期向生长期转化,增加毛囊的血液供应,提高毛囊的成活率。一般建议每周进行 2 - 3 次,每次照射 15 - 20 分钟,可使用专门的激光头盔或激光梳进行治疗,持续治疗 3 - 6 个月。
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PRP 含有多种生长因子,如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可促进毛囊的生长和修复。术后 1 - 3 个月,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进行 PRP 治疗。将 PRP 注射到头皮种植区域,一般每 4 周注射一次,连续注射 3 - 6 次。PRP 治疗可与 LLLT 联合使用,协同提高毛囊的成活率和毛发的生长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