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茎增粗术专家共识
一、引言
阴茎增粗术旨在改善阴茎外观与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规范该手术操作,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国内相关领域专家经研讨制定本共识。
二、手术医师资质
专业背景:实施阴茎增粗术的医师应具备泌尿外科或整形外科专业背景,经过系统的男科或整形美容外科培训。
经验要求:需有一定数量的阴茎相关手术操作经验,如包皮环切术、阴茎矫形术等,熟练掌握阴茎局部解剖结构和手术技巧。对于复杂的阴茎增粗手术,应由高年资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医师主刀。
三、手术级别划分
阴茎增粗术依据技术难度、风险程度等因素,通常划分为 Ⅲ 级手术。该级别手术要求在具备相应设备和技术条件的医疗机构开展,手术团队需具备应对术中、术后各种并发症的能力。
四、适应证与禁忌证
适应证
先天性阴茎短小:阴茎在勃起状态下长度小于正常范围(一般认为勃起长度小于 9cm,且不能满足配偶性需求),同时排除内分泌等全身性疾病导致的阴茎发育不良。
阴茎体皮肤过薄:因外伤、感染等原因导致阴茎体皮肤瘢痕化、变薄,影响阴茎外观和功能,可考虑通过阴茎增粗术改善。
心理因素导致的阴茎短小焦虑:患者阴茎大小在正常范围内,但因心理因素对阴茎大小过度关注,产生严重焦虑情绪,经心理评估和治疗无效,强烈要求手术者。
禁忌证
全身情况不佳:患者存在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无法耐受手术;患有未控制的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增加手术风险。
局部病变:阴茎局部存在急慢性感染,如龟头炎、尿道炎等,需待感染控制后再考虑手术;阴茎海绵体硬结症患者,手术可能加重病情,应谨慎评估。
精神心理障碍:患有严重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等,无法配合手术及术后治疗者;对手术效果抱有不切实际幻想,心理预期过高者。
五、术前评估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出生史、生长发育史、既往疾病史、手术史、外伤史、家族史等,尤其关注是否存在内分泌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可能影响阴茎发育的因素。了解患者对手术的期望和动机,评估其心理状态。
体格检查: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重点检查阴茎的长度、周径、勃起功能、阴茎海绵体及尿道海绵体的质地、有无硬结等。同时检查睾丸大小、质地,评估第二性征发育情况。
实验室检查: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糖、血脂、传染病筛查等,了解患者全身健康状况。对于怀疑内分泌异常者,需进一步检查性激素六项(睾酮、雌二醇、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泌乳素、孕酮)、甲状腺功能等。
特殊检查: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可进行夜间阴茎勃起监测(NPT)、阴茎海绵体注射血管活性药物试验(ICI)、阴茎彩色多普勒超声(CDDU)等检查,评估阴茎勃起功能及血管情况。对于先天性阴茎发育不良者,可考虑进行染色体检查、基因检测等,明确病因。
六、手术方式
自体组织移植法
真皮脂肪瓣移植:从患者自身腹部、臀部等部位切取适量的真皮脂肪组织,修剪成合适形状后移植到阴茎体白膜表面,以增加阴茎周径。该方法的优点是组织相容性好,无排异反应;缺点是供区会留下手术瘢痕,且移植的脂肪组织可能部分吸收,影响增粗效果。
筋膜组织移植:常用的有阴茎浅筋膜、阴囊肉膜等。将这些筋膜组织分离后,包裹在阴茎体白膜表面,起到增粗阴茎的作用。筋膜组织血运丰富,成活率较高,但手术操作相对复杂,对技术要求较高。
人工材料植入法
硅胶假体植入:硅胶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手术时在阴茎体白膜与 Buck 筋膜之间分离出合适的腔隙,将硅胶假体植入其中,可有效增加阴茎周径。但硅胶假体存在移位、外露等风险,一旦发生感染,处理较为困难。
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植入:ePTFE 材料质地柔软,有微孔结构,组织可长入其中,固定效果较好。将其裁剪成合适形状植入阴茎体,可使阴茎增粗。然而,该材料价格较高,且植入后也有感染、排异等潜在风险。
注射填充法
透明质酸注射:透明质酸是一种天然的生物材料,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保湿性。将透明质酸注射到阴茎皮下组织,可即时增加阴茎周径。但透明质酸会逐渐被人体吸收,效果维持时间较短,通常需要多次注射。
自体脂肪注射:抽取患者自身腹部、大腿等部位的脂肪,经过处理后注射到阴茎体皮下或白膜表面。自体脂肪来源丰富,无排异反应,但脂肪注射后存在一定的吸收率,可能导致增粗效果不均匀,且多次注射有形成脂肪结节的风险。
七、手术操作要点
切口选择: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和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切口。如采用自体组织移植法,可在阴茎根部、耻骨上或阴囊等部位做切口;人工材料植入法多在阴茎冠状沟或阴茎体侧方做切口;注射填充法一般通过注射器直接穿刺注射,无需切口。
组织分离与植入:在进行自体组织移植或人工材料植入时,需在阴茎白膜表面小心分离出合适的腔隙,注意避免损伤白膜、海绵体及神经血管束。植入组织或材料后,要确保其位置准确、固定良好,避免移位。
止血与缝合:手术过程中要彻底止血,防止术后形成血肿。缝合切口时,要注意层次对合,避免留有死腔,减少感染的发生。对于注射填充法,注射后需适当按压,使填充材料分布均匀。
八、术后处理
一般处理:术后患者需卧床休息,减少阴茎活动,避免勃起。可适当使用雌激素等药物抑制阴茎勃起,减轻疼痛和出血风险。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一般用药 3 - 5 天。
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换药,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红肿等情况。如有缝线,一般在术后 7 - 10 天拆除。对于注射填充部位,避免外力挤压。
康复指导:指导患者在术后 1 个月内避免性生活,3 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可适当进行盆底肌锻炼,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恢复勃起功能。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如阴茎肿胀、疼痛等,使其有心理准备。
九、并发症及处理
感染
原因:手术操作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格、术后伤口护理不当、患者自身抵抗力低下等。
表现:伤口红肿、疼痛加剧,伴有发热,切口有脓性分泌物。
处理:加强伤口换药,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如感染严重,形成脓肿,需及时切开引流,取出植入的材料或清除坏死组织。
出血与血肿
原因:术中止血不彻底、术后阴茎勃起导致血管破裂。
表现:伤口渗血,阴茎局部肿胀,形成血肿,皮肤呈青紫色。
处理:少量出血可通过局部压迫止血;较大血肿需及时打开切口,清除血肿,彻底止血后重新缝合。
阴茎畸形
原因:植入材料分布不均匀、自体组织移植后吸收不对称、手术操作损伤阴茎海绵体或白膜等。
表现:阴茎外观扭曲、增粗效果不对称。
处理:轻度畸形可通过按摩、理疗等方法改善;严重畸形需再次手术进行矫正。
勃起功能障碍
原因:手术损伤阴茎海绵体、神经血管束,术后心理因素等。
表现:阴茎勃起困难或勃起不坚,无法完成性生活。
处理:对于因心理因素导致的勃起功能障碍,需进行心理疏导和性康复治疗;因器质性损伤引起的,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药物治疗(如西地那非等)、真空勃起装置治疗或手术修复等方法。
材料相关并发症
原因:人工材料的排异反应、移位、外露等。
表现:植入部位出现疼痛、肿胀、异物感,材料外露可导致伤口不愈合。
处理:一旦出现排异反应或材料移位、外露等情况,需及时取出材料,进行相应的对症处理。
十、疗效评估
阴茎外观评估:通过测量阴茎疲软和勃起状态下的周径,与术前对比,评估增粗效果。同时观察阴茎形态是否自然,有无畸形、不对称等情况。可采用摄影记录的方式,直观展示手术前后阴茎外观的变化。
患者满意度评估:采用问卷调查或面对面访谈的方式,了解患者对手术效果的主观感受,包括对阴茎外观的满意度、性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心理状态的变化等。患者满意度是评估手术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性功能评估:通过询问患者性生活频率、勃起功能、性交满意度等方面的情况,结合勃起功能相关检查(如 NPT、CDDU 等),评估手术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性功能的改善是阴茎增粗术的重要目标之一。评估时间应在术后 3 - 6 个月,待手术效果稳定后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