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分子筛效应 分子量或分子大小和形状不同的蛋白质通过一定孔径分离胶时,受阻滞的程度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迁移率,这就是分子筛效应。 经上述浓缩效应后,快、慢离子及蛋白质均进入pH8.9的同一孔径的分离胶中。此时,高电压消失,在均一的电压梯度下,由于甘...
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原理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olyacry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简称PAGE)根据其有无浓缩效应,分为连续系统与不连续系统2大类,前者电泳体系中缓冲液pH值及凝胶浓度相同,带电颗粒在电场作用下,主要靠电荷及分子筛效应;后者电泳体...
聚丙烯酰胺凝胶是由单体丙烯酰胺(acrylamide,简称Acr)和交联剂又称为共聚体的N, N-甲叉双丙烯酰胺(methylene-bisacrylamide,简称Bis)在加速剂和催化剂的作用下聚合交联成三维网状结构的凝胶,以此凝胶为支持物的电泳称为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简称PAGE)...
原理 本实验利用聚烯酰胺凝胶作电泳支持物。电荷和分子大小不一的各种血清蛋白质通过浓缩效应、电荷效应、分子筛效应而被精细地分离。由于具有以上三种效应,所以此方法分离效果好,分辨率高。血清蛋白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仅能分成5~7个组份,而在聚丙烯酰胺...
由于用X光晶体衍射和NMR核磁共振技术测定蛋白质的三维结构,以及用生化方法研究蛋白质的功能效率不高,无法适应蛋白质序列数量飞速增长的需要,因此近几十年来许多科学家致力于研究用理论计算的方法预测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和功能,经过多年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蛋白质二级结构的预测通常被认为是蛋白结构预测的第一步,二级结构是指螺旋和折叠等规则的蛋白质局部结构元件。不同的氨基酸残基对于形成不同的二级结构元件具有不同的倾向性。按蛋白质中二级结构的成分可以把球形蛋白分为全蛋白、全蛋白、+蛋白和/蛋白等四...
ExPASy工具包包涵的程序 ComputepI/MW:是ExPASy工具包中的程序,计算输入序列等电点和分子量的工具。对pI的确定基于早期研究中将蛋白质从由中性到酸性变性条件下迁移过程中所获得的pK值(Bjellqvist等,1993)。分子量的计算是把序列中每个氨基酸的同位素平...
H-P模型是基于三种简化的,即蛋白质中各个氨基酸残基的碳原子都位于二维网格或三维网格的格点上,疏水作用是蛋白折叠中唯一的重要因素,同时通过计算疏水残基接触的数目代替构象的能量计算。虽然这样的处理非常简单,但是,通过H-P模型的计算分析,能够发现蛋...
从头预测模型的基本思想 在既没有已知结构的同源蛋白质、也没有已知结构的远程同源蛋白质的情况下,上述两种蛋白质结构预测的方法都不能用,这时只能采用从头预测方法(Abinitio),即(直接)仅仅根据序列本身来预测其结构。在1994年之前,还没有一个从头算...
一种生物体的基因组规定了所有构成该生物体的蛋白质,基因规定了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虽然蛋白质由氨基酸的线性序列组成,但是,它们只有折叠成特定的空间构象才能具有相应的活性和相应的生物学功能。了解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仅有利于认识蛋白质的功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