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原理 体外连接的重组DNA分子导入合适的宿主细胞中才能大量的进行复制、增殖和表达。研究发现,用含Ca2+ 的溶液处理大肠杆菌细胞会易于吸收外源DNA。大肠杆菌吸收外源DNA的过程被称为转化。细菌处于容易吸收外源DNA的状态称为感受态。用理化方法可以诱...
1.目的 学会CaCl2法制备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 2.原理 细菌在0℃ CaCl2低渗溶液中胀成球形,丢失部分膜蛋白,成为容易吸收外源DNA的状态。 3.器材 旋涡混合器,微量移液取样器,移液器吸头,50ml 微量离心管,1.5ml 微量离心管,双面微量离心管架,台式冷冻...
1.目的 学会质粒DNA转化感受态受体菌的技术。 2.原理 质粒DNA粘附在细菌细胞表面,经过42C短时间的热击处理,促进吸收DNA。然后在非选择培养基中培养一代,待质粒上所带的抗菌素基因表达,就可以在含抗菌素的培养基中生长。 3.器材 旋涡混合器,微量移液取...
主要试剂 1、LB培养基(灭菌后使用) 胰蛋白胨(bacto-tryptone) 10g/L 酵母提取液(bacto-yeast extract) 5 g/L NaCl 10g/L 用NaOH调pH至7.0。 2、LB固体平板 每升液体培养基中加入15g琼脂粉,高压灭菌后倒入灭过菌的培养皿中。 3、SOC培养基 20g/L Trypto...
[实验原理] 大肠杆菌是含有长约3000Kb的环状染色体的棒状细菌,它能在仅含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提供碳源和能量)和提供氮、磷、微量元素的无机盐的极限培养基上快速生长。如果用含氨基酸、核苷酸前体、维生素以及其它一些细菌不能合成的代谢成分的丰富培养...
[实验原理] 限制性内切酶识别短的DNA序列并在识别序列内或旁侧特异性切割双链DNA。对环状DNA有多少切口,就能产生多少个酶解片段,因此鉴定酶切后的片段在电泳凝胶中的区带数,就可以推断酶切口的数目,从片段的迁移率可以大致判断酶切片段大小的差别。 DNA分...
[实验原理] 感受态是指细菌处于容易吸收外源DNA的状态。转化是指质粒DNA或以它为载体构建的重组子导人细菌的过程。其原理是细菌处于0℃,CaCl2低渗溶液中,菌细胞膨胀成球形。转化混合物中的DNA形成抗DNA酶的羟基钙磷酸复合物粘附于细胞表面,经42℃短时间热...
实验原理感受态就是细菌吸收转化因子的生理状态,只有发展为感受态的细胞才能稳定摄取外来的DNA分子。受体细胞经过一些特殊方法(如:电击法,CaCl2等化学试剂法)的处理后,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变化,成为能容许带有外源DNA的载体分子进入的感受态细胞。 目...
实验原理受体细胞经过一些特殊方法如化学试剂法的处理后,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了暂时性的改变,成为能允许外源DNA分子进入的感受态细胞。进入受体细胞的DNA分子通过复制,表达实现遗传信息的转移,使受体细胞出现新的遗传性状。将经过转化后的细胞在筛选培养基...
[9].制作平板培养基:将刚刚灭过菌的盛有培养基的锥形瓶和培养皿放在实验台上,点燃酒精灯,右手托起锥形瓶瓶底,左手拔下棉塞,将瓶口在酒精灯上稍加灼烧,左手打开培养皿盖,右手迅速将培养基倒入培养皿中,每皿约倒入10ml,以铺满皿底为度。铺放培养基后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