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精神心理 > 文章内容

抗抑郁药的有效率是多少?不要告诉抑郁患者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1-01-25 11:20浏览:

面对抑郁患者,永远不要使用需治数(NNTs)之类的统计学数据沟通治疗有效的可能性:有效率过低,对患者不利;有效率过高,对自己不利。

与患者恰当地沟通是精神科医师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我打算给你开这种抗抑郁药。研究显示,对于你这种抑郁,X个人里边有Y个人管用。」其中的X和Y来自荟萃分析及Cochrane综述,看上去很科学。很多人认为,需治数(NNTs)之类的数据相当精确明了,似乎很容易理解和沟通,患者一听就明白了。

然而,面对抑郁患者,使用此类统计学数据解释病情是否真的合适?一项发表于今年2月《世界精神病学》(影响因子26.561)的文章中,德国乌尔姆大学的TilmanSteinert建议,永远不要在患者宣教中使用这些数据。

以下为作者的主要观点:

临床困境

如果过于「实在」地告知患者来自高质量研究的真实数据,尽管有明确科学依据,但对于患者而言堪比灾难,因为抗抑郁药研究中的安慰剂效应愈发强大,抗抑郁药的优势微乎其微,「五个病人里只能多出一个有效的」;然而,若不告诉患者真实数据,是否存在伦理学上的不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健康相关教育及信息」视为「健康的潜在决定性因素」,大部分发达国家都提供了详尽的法律条框,要求医生全面履行告知义务,否则可能面临诉讼。

过去几十年间,很多国家的患者权利得到了强化,司法系统通常会明确指出,患者必须被告知哪些信息。从伦理学的角度出发,出于患者自主权的考虑,所有医疗步骤均需要知情同意;而「有益」及「无害」的原则对医生提出的要求是,医生应做那些可以帮助患者的事,避免做那些可能导致负面结果而无后续获益的事。

给予患者希望是医生最强大的武器之一,这一点对于抑郁患者而言尤其重要,因为「无望」正是此类疾病的一个核心症状。抗抑郁治疗不仅包括特异性的药物治疗,还包括非特异性的因素,突出表现为药物试验中安慰剂组的高有效率。平均而言,2000年之后,安慰剂组达有效标准的受试者比例为36%,而抗抑郁药组也不过46%。过去十年间,安慰剂效应甚至进一步增强,部分原因在于医生与患者的期望值提高。反过来,若受试者有更高的可能被分入安慰剂组,患者的期望值下降,安慰剂效应也会降低。简言之,患者本人的期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抗抑郁治疗转归。

因此,文章开头那样的沟通可能降低甚至侵蚀患者的期望,进而降低获得良好治疗转归的可能,对于患者而言意味着危害。这也构成了一个临床困境:一方面,医生在获取知情同意之前有必要告知相关信息;另一方面,医生需要为患者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包括给予希望。

如何处理?

对于医生而言,破解之道在于统计学:NNTs到底是什么?这一数据能否真正反映患者获得良好转归的可能性?

首先,NNTs反映的往往是抗抑郁药相比于安慰剂的优势。随机对照研究中,受试者得到了来自研究人员的相当可观的心理关注及支持,导致抗抑郁药相对吃亏,效应值较小。

真实有效的治疗应答率数据基本上是未知的,且难以获得;想得到此类数据,我们需要重复进行个人层面上的交叉试验,以尽可能控制各种潜在变量。关于潜在变量,近期有研究显示,即便是小鼠使用SSRIs,治疗应答率也显著依赖于外界环境。临床实践中,具体患者治疗有效率的关键预测因素在于「医疗系统」及「医生」;某种抗抑郁药在下次治疗中是否有效,不仅仅依赖于随机对照研究数据,也部分依赖于治疗发生的环境,包括医生的表述。

此外,抗抑郁药研究中的NNTs是一个抽象出来的概念,主要反映的是主观划分的「有效」及「治愈」等转归。事实上,有效和治愈本身就是人造的概念,达到或未达到有效或治愈并不像死亡或完全康复这样泾渭分明。即便某种治疗对所有患者均有效,也会有一部分人达到人为设定的阈值,另一部分人没有达到,是否达到阈值与具体疗效及个人基线水平等均有关系。对于这种带有维度属性的指标,有效率或治愈率上的优势并不完全等同于个人层面的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