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1:4 1:8 1:16 1:32 1:64 1:128 发病2~3内血清 发病2~3周后血清 + + + + + + - + - + - - - - 1:8 1:32* *此例的抗体效价升高4倍,有诊断意义。 (二)中和试验(NT)在活体或活细胞内测定病毒被特异性抗体中和、而失去致病力的试验。试验时:...
第二节 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 一、免疫预防 (一)人工自动免疫 1.减毒活病毒疫苗(Live attenuated virus vaccines)选用抗原性与野毒株一致而稳定无毒或显著减毒的活病毒突变株做为疫苗。可筛选自然减毒株,或在多种宿主中连续传代培养诱导出减毒株。接种活...
第二十四章 呼吸道病毒 呼吸道病毒一词并非是病毒分类学上的名称,而是指主要以呼吸道为侵入门户,首先在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中增殖引起呼吸道以及全身感染,造成呼吸道及其他器官损害的病毒的总称。临床上的急性呼吸感染中有90~95%是由这群毒引起的;主要的...
鉴定采取发病初期(发病3天)病人鼻咽洗液或含漱液,加青、链霉素杀菌后,接种于鸡胚羊膜腔内及尿囊腔中,35℃孵育2~4日,取羊水、尿囊液做血凝试验,检查有无病毒增殖。若试验为阴性,需在鸡胚中盲目传代三次后再试验。若血凝试验为阳性,可用已知流感病毒...
第二节 副粘病毒 副粘病毒(Paramyxovirus)是一群核酸不分节的粘病毒,主要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副流感病毒等,这些病毒的共性及其与正粘病毒的区别见表24-3。 表24-3 正粘病毒与副粘病毒的区别 生物学性状 正粘病毒 副粘病毒 形态和...
第三节 腺病毒 腺病毒(Adenovirus)是一群分布十分广泛的DNA病毒。能引起人类呼吸道、胃肠道、泌尿系及眼的疾...
第二十五章 肠道病毒和轮状病毒 肠道病毒(Enterovirus)是小核糖核酸病毒科(Picornaviridae)的一个属。它们在人类消化道细胞繁殖,然后通过血液侵犯其他器官,引起各种临床综合病症。肠道病毒包括: 1.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1~3型。 2.柯萨奇病毒 (Co...
第二节 脊髓灰质炎病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脊髓灰质炎。该疾病传播广泛,是一种急性传染...
第三节 柯萨奇病毒 埃可病毒新型肠道病毒 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及新型肠道病毒分布广泛。依病毒亚群和血清型的不同或对不同组织的嗜性不同(受体的差异),可引起各种不同的疾...
第四节 轮状病毒 人类轮状病毒(Rotavirus)归类于呼肠孤病毒科 (Reoviridae)轮状病毒属,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全世界因急性胃肠炎而住院的儿童中,有40~50%为轮状病毒所引起。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结构 病毒体呈圆球形,有双层衣壳,每层衣壳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