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或免疫细胞化学技术(immunocytochemistry)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 (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 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
2、加3% H2O2,细胞片20ul/孔,培养板100ul/孔,使充分覆盖住细胞。 3、室温10分钟后,甩掉 H2O2,用PBS轻轻淋洗2分钟。用滤纸吸干细胞周围水份,96孔在滤水纸上扣干,但注意保持细胞湿润。 三、封闭 细胞片用5-10%正常山羊血清(20ml/孔),细胞板用2-5%BSA...
一、材料和试剂 1、玻片:须用免疫组化专用玻片,或用2%多聚赖氨酸包被处理玻片。 2、5-10%正常山羊血清封闭液,用PBS配。 3、3%牛血清白蛋白(BSA),用PBS配。 4、0.01M pH7.4 PBS 5、1% BSA-PBS(含0.05% Tween20) 6、AEC底物 (1)底物缓冲液(20X) PH...
2、切片边缘着色 切片边缘着色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产生的原因:(1)组织边缘与玻片粘贴不牢,边缘组织松脱漂浮在液体,每次清洗不易将组织下面试剂洗尽所致。解决办法:制备优质的胶片(APES或多聚赖氨酸),切出尽量薄的组织切片,...
良好的免疫组化染色切片是正确判断染色结果的基础和前提。由于免疫组化染色过程中存在很多步骤或环节,每一个步骤或环节都可能影响到染色的最终结果,因此,要做好一张高质量的免疫组化切片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需要病理技术员和病理医生密切配合、相互协...
自Nakane(1966)建立了免疫酶标记技术以来,这门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DAKO EPOS先进的多聚螯合物免疫组化一步染色法,是一种即用型快速而有效的方法,具有更为简便、更为敏感和高特异性的特点。 1.、材料和方法 (1)材料 均为本院日常活检组织共32例,其...
1、载玻片的处理: 抗原修复过程中,由于高温、高压、辐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极易造成脱片。这里选用ZLI-9001 APES、ZLI- 9003 HistogripTM或ZLI-9005 Poly-L-Lysine等几种试剂,对已清洗的载玻片进行处理。具体方法如下: (1)APES:现用现配。将洗净的玻片...
(二)透析法 荧光素如FITC分子可以通过半透膜,而蛋白质大分子不能透过,可将未与蛋白结合的荧光素透析除去。 (1)将标记完毕的荧光蛋白液装入一透析袋或玻璃纸袋内,液面稍留空隙,紧扎。 (2)浸入0.02mol/pH。 7.1~7.4的PBS中(悬于大于标记物体积约50~1...
一、非特异性染色的主要因素 组织的非特异性染色的机理很复杂,其产生的原因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点: (1)一部分荧光素未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了聚合物和衍化物,而不能被透析除去。 (2)抗体以外的血清蛋白与荧光素结合形成荧光素脲蛋白,可与组织成分结合。 (...
12、复染:目的是形成细胞轮廓,从而更好地对目标蛋白进行定位,经常用苏木素复染(胞核染料)。注意苏木素复染时间要看当时的室温、溶液的新旧、目标抗原的定位等情况,一般数秒-数分钟,胞浆蛋白可以适当时间长一点,而胞核蛋白则要短。不过这个如果染色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