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溶液准备: RIPA缓冲液:50mM Tris-HCl pH7.4 ,150mM NaCl ,1mM EDTA,1%Triton100,1%去氧胆酸钠,0.1%SDS,1mM PMSF,1g/ml 牛胰蛋白酶抑制剂 ( aprotinin ) , 1g/ml亮抑蛋白酶肽 ( leupeptin ) PBS ( pH7.4 ) :10mM Na2HPO4,1.8mM KH2PO4 ,...
1. 溶液准备: PBS ( pH7.4 ) :10mM Na2HPO4 ,1.8mM KH2PO4 , 50mM NaCl , 2.7mM KCl 封闭缓冲液:3%BSA-PBS 2. 程序: 1 ) 对石蜡切片进行脱蜡和水化:310min 二甲苯,5min 100%乙醇,5min 95%乙醇,5min 80%乙醇, 5min 70%乙醇,35min PBS。 2 ) 修...
(一)基本原理 Sano等(1992)率先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表达了A蛋白与链霉亲和素的嵌合体分子获得成功,建立了免疫PCR技术。这是一种新的抗原检测系统,利用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技术,巧妙地将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同PCR的敏感性相结合,通过构建单克隆抗体与重...
滚动式循环放大(RCA)法是一种能够在恒温条件下,使标记有寡核苷酸探针(与组织细胞内的核苷酸无相关性)的抗体(特异性一抗或第二抗)与组织细胞内的抗原结合后,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加入的寡核苷酸进行循环扩增,产生一条扩增的DNA序列拷贝产物,此时,...
一、原理 本法是由Geoghegan等(1978)首次应用金标探针检测B淋巴细胞表面抗原,将胶体金颗粒(大于20nm)标记在第二抗体或SPA分子上,制备成金标二抗。其原理是当特异性抗体与抗原结合后,用金标二抗或金标SPA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金标抗体复合...
一、柠檬酸钠法 1. 把玻片放在玻璃固定架上,再将架子放在盛有600ml的10mM柠檬酸钠(pH6.0)的容器中。 2. 微波中高火6-8min。 3. 室温冷却。 4. 用PBS洗涤3次,每次5min。 二、蛋白酶K法 1. 配制新鲜溶液: 25l 20mg/ml蛋白酶K; 2.5ml 1MTris-HCl(pH8.0)...
一、非特异性染色的识别 常出现在组织边缘、胶原纤维及血浆渗出处,坏死组织及固定不良的组织中心处。表现为弥漫性,均匀性的背景染色。也可以是随机分布的阳性反应产物点、团或块状。 二、非特异性染色的原因 1. Ig与Fc受体结合 多见于冰冻切片(特别是淋巴...
(一) 原理 免疫电镜技术是免疫化学技术与电镜技术结合的产物,是在超微结构水平研究和观察抗原、抗体结合定位的一种方法学。它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免疫凝集电镜技术,即采用抗原抗体凝集反应后,再经负染色直接在电镜下观察;另一类则是免疫电镜定位技术...
标记好的免疫金探针必须经过纯化处理才能用于IHC染色,尤其是免疫电镜的染色。纯化的目的就是除去其中未标记的蛋白质,未充分标记的胶体金及在标记过程可能形成的各种聚合物。其纯化方法有超速离心法、色谱柱法以及以上二者相结合应用。 (一)超迷离心法 根...
当蛋白质的最适稳定量及标记的最佳pH值被确定以后,便可进行标记。具体步骤如下。 (1)根据标记所用胶体金的总量计算出所需要待标记蛋白质的总量。 (2)边搅拌边将蛋白质溶液加入胶体金溶液中,逐渐加入,lmg的蛋白质量大约需5min,或在搅拌下将胶体金逐渐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