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的基因组,DNA酶切图谱凭肉眼是分辨不开的(EB染色),因为大小不等的分子呈现弥散分布,只有借助灵敏的放射性同位素(或其他化学发光物质),将靶DNA在凝胶上(膜上)的带型通过特定的探针与之杂交,转换成X光片上直观的带型,才能进行相关分析。另外...
真空转移法的最大优点是迅速,可在转膜的同时进行DNA变性与中和整个过程约需30~60分钟。但在操作中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真空压力不能太大,若压力过大,凝胶被压缩,转移效率会降低;二是真空转移液要密封严,防止漏气影响压力的产生。下表列出了不同的印迹...
(一) 细管虹吸印迹法 此法是利用浓盐酸转移缓冲液的推动作用将凝胶中的DNA转移到固相支持物上,转移方式见图10-1: 容器中的转移缓冲液含有高浓度的NaCl和柠檬酸钠,上层吸水纸的虹吸作用使缓冲液通过滤纸桥、滤纸、凝胶、硝酸纤维素膜或尼龙膜向上运动,...
实验原理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是分子生物学领域中最常用的具体方法之一。其基本原理是:具有一定同源性的两条核酸单链在一定的条件下,可按碱基互补的原则形成双链,此杂交过程是高度特异的。由于核酸分子的高度特异性及检测方法的灵敏性,综合凝胶电泳和核酸内...
用于检测重组DNA,也可分析DNA样品中是否有与探针序列同源的DNA片段。用于基因诊断,也可验证检测片段的分子量大...
1)基因组DNA Southern印迹的制备 预备 1.用适当的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基因组DNA样品(10g)。 2.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一般用0.7~1.0%的琼脂糖凝胶分离基因组DNA,它在1~15kb的范围内有较好的分辨率,可选用TBE或TAE缓冲液。琼脂糖凝胶电泳需在1V/cm的电压...
当双链DNA 分子的一条链上产生切口时,E.coli DNA 聚合酶Ⅰ就可将核苷酸连接到切口的3羟基末端。同时该酶具有从53的核酸外切酶活性,能从切口的5端除去核苷酸。由于在切去核苷酸的同时又在切口的3端补上核苷酸,从而使切口沿着DNA 链移动,用放射性核苷酸代替原先...
[原理] DNA是通过异羟基洋地黄毒苷(digoxigenin,Dig)配基标记的脱氧尿嘧啶核苷三磷酸(dUTP)随机插入结合而被标记。dUTP通过间臂连结类固醇半抗原异羟基洋地黄毒苷酸基,形成Dig-dUTP,杂交反应后,杂交的靶DNA通过酶联免疫法与一个抗体复合物[抗异羟基洋...
转膜是把DNA 从琼脂糖凝胶中转移到固相支持物(一般是尼龙膜)上固定,是进行各种后续研究(如 RFLP 分析,阳性克隆的筛选验证等所有涉及分子杂交的研究)的前提。 实验目的: 掌握 Southern blotting 的原理及操作步骤 实验原理: 1.转膜的方式: 向上的毛...
(一)硝酸银显影液 ①1%明胶60mi. ②柠檬酸缓冲液10ml,pH3.4(柠檬酸2.55g,柠檬酸钠2.35g,加水至10m1)。 ③对苯二酚1~1.7g,加水至30ml. ④硝酸银50~100mg,加水至2ml. 用前①~③液混合过滤,最后加入④液。 (二)乳酸银显影液 ①10%一20%阿拉伯树胶60ml.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