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慢病管理 > 文章内容

高脂血症科普知识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7-07-02 14:24浏览:

 1. 什么是血脂?

血脂是血浆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类脂如磷脂等的总称。与疾病密切相关的血脂主要是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其他还有游离脂肪酸和磷脂等。而胆固醇则又分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

2. 怎么理解动脉血管粥样硬化(为了方便理解和说明以下简称为「血管硬化」)和斑块?

血管相当于平常家里的下水管,下水管使用时间长了,水里面的污物多了就容易长水垢,同样,血管在各种危险因素(血脂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的作用下也容易形成斑块从而引起血管硬化。水管长的水垢如果只是一点点,一般影响不太大;但太多了就可能造成水管本身的狭窄或堵塞;即使不堵塞,部分水垢可能会脱落并随着水流被带到前方的水管,如果前方的水管比较小就可能被这些水垢堵塞。

为了不造成水管本身和其他地方的小水管堵塞有什么办法呢?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去除水垢,一般这是比较困难的;实在不行,我们可以尽量控制已经存在的水垢不要继续增大,这样可以避免水管本身的狭窄或堵塞;另外我们也应该尽量保证水垢的稳定性,使得水垢不会脱落不引起其他地方的水管堵塞。同样对于已经存在斑块的血管,我们希望通过治疗尽量保证斑块不要继续增大,并稳定好斑块不要脱落,当然最好还能够缩小斑块。

3. 胆固醇与血管硬化有什么的关系?

一般认为,没有胆固醇升高就没有冠心病及血管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包括血管硬化所致脑中风和外周血管硬化性疾病),因此坏胆固醇是导致血管硬化的「主犯」,而甘油三脂不过是「从犯」。胆固醇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可以称之为坏胆固醇) 是导致血管硬化的元凶,而高密度胆固醇脂蛋白是好胆固醇,适度升高可降低血管硬化的发病危险。

4. 血脂异常就是高脂血症吗?

血脂异常不仅包括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还包括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高密度脂蛋白这种好胆固醇太少)。

5. 检查血脂必须去医院吗?

血脂检查不像血压和血糖在家自己就可以检测,虽然目前也出现了快速的血脂检测设备,但还没有普及。检查血脂一般需要去医院进行抽血检查。检测血脂的项目较多,但最基本血脂检测项目为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6. 血脂检查需要注意什么?

(1) 抽血化验前至少 2 周保持平常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不要刻意多吃或少吃),这样才能反映出真实的血脂情况, 进而才可以判断是否需要接受药物治疗,或是正在服用的药物是否合适等。

(2) 血脂尤其是甘油三酯客易受短期食物中脂肪含量和大量饮酒的影响而升高。在抽血前三天内应避免日常生活以外的高脂饮食例如聚餐和大量饮酒等情况, 以免造成血脂升高的假象。

(3) 在身体状态比较稳定的情况下进行化验,例如近期无急性疾病、外伤、手术等情况。急性感染期血脂会明显异常。

(4) 目前一般选择空腹检查血脂。在抽血前一天晚 8 点开始就不要吃东西,包括各种零食、水果、花生、瓜子等,可以少量饮水。第二天早上 8~10 点抽取静脉血即空腹 12~14 小时取血。如果没有条件至少需要保证空腹 8 小时抽血。

7. 血脂异常有哪些表现和危害?

高脂血症的危险之处,就在于它不易被人们觉察。由于血脂异常的往往没有症状.却又能够引起心肌梗死、脑中风等严重疾病,故有「沉默杀手」之称。虽然血脂增高也有一些蛛丝马迹,部分患者在皮肤上可出现黄色瘤,但除眼睑处的黄色瘤易被发现外,其它部位 (肌腱、肘、膝、臀或踝部等) 的黄色瘤均较隐蔽,不易被察觉。

8. 哪些人应该检查血脂,没有不舒服也需要检查血脂吗?

建议 20 岁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 5 年检查 1 次血脂。40 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应每年均进行血脂检查。对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及其高危人群,则应每 3~6 个月测定 1 次。

血脂检查的重点对象:

(1)已有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病者。

(2)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者。

(3)有冠心病或血管硬化性疾病家族史者,尤其是直系亲属(包括父母、兄弟姐妹、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等)中有早发冠心病(男性 55 岁前,女性 65 岁前发病)或其他血管硬化性疾病者。

(4)有皮肤黄色瘤者。

(5)有家族性高脂血症者。

血脂异常有时候表现可以出一些不特异性的症状比如头晕、头痛,手脚麻木等等,但更多的情况是因为体检或住院治疗其他疾病才发现的,因此即使没有症状,符合上述情况的人群应该常规检查血脂,以便及时发现和检出血脂异常。

9. 血脂异常有哪些类型?

血脂异常的分类较复杂,简单来说可以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继发性可继发于全身系统性疾病,包括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某些药物如利尿剂、糖皮质激素等也是引起继发性血脂异常的重要原因。在排除了继发性因素后,可诊断为原发性血脂异常,原发性者除部分是由于先天基因缺陷 (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或高甘油三酯血症,这些疾病有很强的遗传背景,有家族聚集性,有明显遗传倾向) 所致,其余的病因还不清楚。

10. 需要治疗血脂异常应该去医院的哪个科室呢?

一般可以去心血管科或内分泌科治疗,如果是想进一步了解营养治疗或制定个体化的食谱,可以去营养科看看。

11. 血脂化验单没有箭头(或结果都在参考范围内)结果就是正常吗?

在医院的化验单上血脂化验栏目后都附有正常值,许多人拿自己的化验结果比对正常值, 觉得不高就如释重负,觉得高血脂肯定与自己无关,事实上这并不正确。化验单上所提供的所谓「正常值」(参考值范围) 只适用于健康人群,准确地说是普通人群的参照值。对已患有冠心病、脑中风或糖尿病的患者是不适用的,对于这些未来十年初发或复发冠心病 (心肌梗死、心绞痛等) 的危险越大的人群,其胆固醇水平应该更低。人们不能根据这个「正常值」判定自己的血脂正常与否,而应该根据实际的病情判断血脂情况,请教专科医师。

12. 血脂异常的人容易合并其他疾病吗?

血脂异常患者往往容易同时存在其他疾病或心血管危险因素如吸烟、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病、痛风等,因此应该注意生活方式的改变,预防可能合并的其他疾病,并及时发现和治疗。

13. 没有其他的危险因素,单纯的血脂异常就会引起血管硬化吗?

血管硬化发生的主要机制是血脂异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最主要原因,当它浸润血管内膜时血管硬化的病程就开始了。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证实胆固醇与血管硬化间存在因果关系,只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增高到一定程度,即使不存在其他危险因素,诸如吸烟、高血压、糖尿病等,年轻时就可发生血管硬化性疾病如心肌梗死;相反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的人群,即使存在其他危险因素,并未发现早期发生血管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所以说血脂异常是血管硬化的启动环节。因此积极预防血管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必须始终保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位于低水平。

14. 为了减少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只要控制好血脂就可以了吗?

虽然血管硬化发生的主要机制是血脂异常,但如果同时存在血脂异常以外的其他危险因素也应该加强控制 (戒烟和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尤为重要),这些危险因素控制不佳,可能会加速或加重血管硬化从而导致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

15. 血脂越低越好吗?

控制好血脂,可以预防血管硬化,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但血脂水平过低也不利于人体健康。血脂主要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两者在人体中均具有重要作用。

胆固醇的作用主要有三方面:

(1)与蛋白质结合成脂蛋白,构成细胞的生物膜;

(2)是合成维生素 D 的原料,维生素 D 可调节人体钙、磷代谢,是人体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

(3)是人体内很多重要激素的原料,如肾上腺皮质激素、雄激素、雌激素等。

甘油三酯则是机体内的储能「大户」,当禁食或饥饿时,机体靠「燃烧」脂肪来提供能量,维持人体正常恒定体温。血脂偏低往往是长期营养不良或慢性消耗性疾病、肿瘤恶病质的危险信号,更需引起重视和警惕。

为了快速过分的降脂,擅自增大药量,还可能出现肝功能损害、横纹肌溶解等不良反应。因此血脂的控制目标应该由专业医师根据病情确定,而不是越低越好。

16. 血脂异常的人应该多长时间复查?

(1) 饮食与非调脂药物治疗 3~6 个月后,应复查血脂,如能达到要求即继续治疗,但仍须每 6 个月至 1 年复查一次,如持续达到要求,每年复查 1 次。

(2) 药物治疗开始后 4~8 周复查,如能达到目标值(由专科医师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确定),逐步改为 6~12 个月复查 1 次;如开始治疗 3~6 个月复查血脂仍末达到目标值,则调整剂量或药物种类,或联合药物治疗(具体需要专科医师决定),再经 4~8 周后复查。达到目标值后延长为每 6~12 个月复查 1 次,对心血管病的高危患者,应采取更积极的降脂治疗策略。

17. 听说脂肪也分很多种,摄入量与其种类有关吗?

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构成,根据脂肪酸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饱和、单不饱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三类。膳食中脂肪提供的能量不超过总能量的 30%,

(1)其中饱和脂肪酸不超过总能量的 10%,尽量减少摄入肥肉、肉类食品和奶油,尽量不用椰子油和棕榈油。

(2)减少反式脂肪酸的摄入,控制其不超过总能量的 1%,少吃含有人造黄油的糕点、含有起酥油的饼干和油炸油煎食品、高温精炼的植物油和反复煎炸的植物油。

(3)摄入充足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总能量的 6%~10%):适量使用植物油,每人每天 25 g(约 2.5 汤匙);每周食用鱼类≥2 次,每次 150-200 g;素食者可以通过亚麻籽油和坚果(如开心果、核桃等,但要注意可能因为加工时加入盐等调味,造成盐等摄入过多)获取。提倡从自然食物中摄取,不主张盲目补充鱼油制剂。

(4)适量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能量的 10% 左右。适量选择富含油酸的茶油、玉米油、橄榄油、米糠油等烹调用油。

(5)低胆固醇:膳食胆固醇摄入量不应超过 300 mg/天。限制富含胆固醇的动物性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心、脑、肝、腰子)、鱼子、鱿鱼、墨鱼、蛋黄等。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同时也多富含饱和脂肪,选择食物时应一并加以考虑。适当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以减少胆固醇水平。如新鲜的蔬菜、水果、粗粮杂粮和各种豆类。

18. 血脂异常人群的营养治疗原则是什么?

(1) 降低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酸,降低总能量。可以适当选择植物甾醇补充剂。植物甾醇广泛存在于植物油脂和植物性食物中,例如米糠油、玉米油、芝麻油、蔬菜、水果、豆类、坚果及谷物。

(2) 严格控制饱和脂肪和肉类食品,适量控制精制碳水化合物食物 (精白米面、糕点、糖果、含糖果汁等),保证新鲜蔬菜、水果摄入。

(3) 烧菜时最好采用蒸、煮、炖、焖、拌等,减少油炸、煎等方法,减少烧菜时使用的油量。

(4) 中度限制钠盐:每天摄入不超过 6 g(一矿泉水瓶盖为 9 g,一啤酒瓶盖为 4 g),包括味精、酱油、防腐剂、酱菜、腌制食品(咸蛋、熏肉、腌鱼、咸菜、霉豆腐等)、调味品中的食盐,提倡食用高钾低钠盐 (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5) 适量饮酒应因人而异,并取得医师的同意。不饮酒者,不建议适量饮酒。如有饮酒习惯,建议男性每天的饮酒量 (酒精) 不超过 25 g,相当于 50 度白酒 50 ml,或 38 度白酒 75 ml,或葡萄酒 250 ml,或啤酒 750 ml。女性减半。如果甘油三酯明显升高,应该戒酒。

(6) 少量多餐,避免过饱,忌烟和浓茶。

(7) 适量身体活动,每天≥30 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周 5-7 天。每次间隔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 1 天。

19. 高血脂患者如何开始并坚持运动?

很多人虽然都知道运动的益处,但是需要长期坚持就困难了,而且并不是去跑步、健身才是运动,其实生活中运动无处不在,开始运动其实很简单,以下是一些小提示。

(1) 避免长时间坐在电脑及电视前;经常走动,做简单的家务。

(2) 能步行就不坐车。

(3) 如果开车就将车停在较远的停车场。

(4) 如果和同事沟通,少用电话,直接走到对方面前。

(5) 使用小杯子,经常到饮水机前倒水喝。

(6) 既然已经开始动起来,身体也会慢慢开始适应运动,选择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渐将一种或多种运动方式培养成自己的生活习惯。如有条件,可以找一个合适的运动搭档,互相督促、鼓励。

(7) 运动持续时间:从每次 5 分钟逐渐增加到 30 分钟。

(8) 每周运动次数从 1 次增加到 5 次。

(9) 可以从低强度运动开始,结合个人喜好选择运动项目,当身体逐步适应一定强度的运动后,再选择中、高强度的运动。

(10) 在消耗相同的热量前提下,低强度运动需要持续运动的时间越长。

20. 低脂饮食就是不吃肉不吃油吗?

「低脂饮食」就是要求限制每日食物中总脂肪的摄入量,同时提高摄入脂肪的质量。脂肪本身并非「洪水猛兽」,而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之一。

脂肪是产生热能最高的营养素,1 g 脂肪在体内氧化可产生 9 千卡能量,比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所产生的能量高 1 倍多。

脂肪还是脂溶性维生素的良好溶剂,可促进它们的吸收。脂肪摄取不足可能导致脂溶性维生素的缺乏。

另外脂肪也为人们带来餐桌的美味,产生特殊的香味促进食欲。因此脂肪在食谱中必不可少。

但过多的脂肪会给人们带来过高的热量,在体内蓄积而带来高血糖、血脂异常等疾病。而且肉类除了含有油脂外还是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所以建议适量食用油脂和肉类,而不过量。

21. 什么是看得见和看不见的脂肪?

看得见的脂肪是指从人们感官上就知道含油多的食品,如动物油,花生油、豆油、橄榄油以及动物外皮如鸡皮、鸭皮等食物,这些很容易避免过多摄入。

看不见的脂肪,顾名思义,不容易为人所注意,例如各种甜糕点、肉类、蛋类、奶制品、动物内脏、豆制品、还有坚果类食物,如花生、瓜子,核桃、杏仁、开心果、松子等均含有较多量的脂肪,即使谷类、蔬菜中也含有微量的脂肪。

这些看不见的脂肪恰恰是人们容易过量摄入的。例如 20 粒花生米或者 2 个核桃等就基本上相当于 10 g 纯油脂 (约 1 勺油) 的含脂量。

因此,需要留意的是不但炒菜要少放油,还要特别注意那些隐藏起来的脂肪。对于肉类、蛋类、奶制品、豆制品和坚果类这些对人体有一定的好处的食物也应该注意数量控制。

22. 已经使用药物治疗高血脂,是不是就可以不进行生活方式干预了?

生活方式干预是治疗的基础。除少数患者有遗传和家族原因外,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是不健康生活方式,要调整生活方式与药物干预,应该强调生活方式干预,药物干预为次要。多项试验表明,恰当的生活方式改变对多数血脂的调节与降脂药的治疗效果相近似。

实现药物的最大作用和最小剂量。药物的最大作用需要在充分进行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在血脂控制良好的基础上尽量使用最小剂量的药物控制好血脂,也有利于减少药物可能的副作用和治疗成本。

另外,有效健康饮食不仅有益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有利于其他危险因素(血糖、血压、肥胖等)的控制。所以即使已经开始了调脂治疗的患者也应该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23. 血脂高就一定需要药物治疗吗?

生活方式干预(饮食和运动治疗等)是控制血脂的基础,通过饮食调整来达到降低血脂,切断血脂的来源,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方法。一般来说,轻微的血脂异常,又没有相关的危险因素,通过饮食和运动疗法即可控制。

如果 3 个月后仍有异常,再配合药物等方法进行治疗。

当然如果正常,也还需要定期复查和随访。

24. 用于血脂异常治疗的药物就是降脂药物吗?

前面已经提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导致血管硬化的元凶,降低是有益的;而高密度胆固醇脂蛋白是对抗血管硬化的,升高是有益的,降低是有害的。而其他多种脂类是致血管硬化的,为危险因素,降至良好状态是有益的。因此,现代的血脂异常治疗不是单纯的降脂治疗,而叫调脂治疗,因为调整之意是高的降下来,低的升上去。

25. 常见调脂药物有几种,分别是怎么起作用的?

(1) 他汀类,是最常用的调脂药物。可以显著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降低甘油三酯和轻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此外他汀类还可能具有抗炎、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等作用,这些作用可能与冠心病事件减少有关。包括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及瑞舒伐他汀等。

(2) 贝特类,可以降低甘油三酯和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适用于高甘油三酯血症或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的混合型高脂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包括非洛贝特、苯扎贝特。

(3) 烟酸类,作用机制不十分明确,适用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或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的混合型高脂血症。有速释剂和缓释剂两种剂型。

(4) 树脂类,阻断胆汁酸中胆固醇的重吸收,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包括考来烯胺和考来替泊。

(5)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可以抑制胆固醇和植物固醇的吸收,加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代谢,与他汀类合用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包括依折麦布。

(6) 其他包括普罗布考、n-3 脂肪酸、n-3(ω-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

26. 为什么甘油三酯升高也使用他汀治疗呢?

要达到防治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目的,首先要考虑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因此一般首先考虑使用能够显著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他汀类,此外他汀类也降低甘油三酯和轻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还可能具有抗炎、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等作用。

因此如果仅甘油三酯轻度升高而且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又未达标的人首先应该使用他汀调脂。

但当甘油三酯≥5.65 mmol/L,为预防急性胰腺炎的发生,此时应积极降低甘油三酯,考虑使用贝特类药物。

27. 使用调脂药物是不是会有依赖性?

害怕药物依赖,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调脂药物没有依赖性和成瘾性,不会因为停用而使身体不适应。关键是身体本身就存在脂代谢异常,体内经过自身调整已经不能纠正这种异常,而需要长期服用调脂药来调整。

28. 听说他汀类药物有很多的副作用,是真的吗?

他汀类药物有可能损伤肝功能,并有发生肌炎和肌病的危险,近期的研究表明还可能增加糖尿病的发生。但总体上,他汀类药物还是安全的。他汀类药物极少可能导致严重肝损害;他汀类药物增加新发糖尿病的风险远远小于它们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事件的效果。

他汀类药物对横纹肌(肌肉)的不良反应应当重视,但横纹肌溶解症极少见,与贝特类药物合用时发生机会增加,应当注意;他汀类药物引起老年痴呆的证据不足;他汀类药物不增加癌症风险。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剂量相关。不盲目使用大剂量,他汀类应用的安全性才会更好。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使用药物一般是安全的。

29. 因为副作用不能使用某一种他汀药物,还有其他的治疗方法吗?

由于副作用不能使用某一种他汀类药物,或不能使用较大剂量的他汀类药物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的人,可以考虑以下方案:

(1)更换他汀品种;

(2)减低他汀剂量;

(3)隔日服药;

(4)联合或更换其他调脂药物 (依折麦布、贝特类、烟酸等);

(5)强化生活方式治疗;

30. 为什么血脂达标了,还需要继续服用调脂药物?

调脂药物与降压药物一样,都需要长期维持用药。一旦停药,血脂很快就会反弹,某些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还可能增加。也有不少患者属于原发性高脂血症,不能找到病因,需要长期用药控制。对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调脂治疗是一项基本的治疗,只有长期应用才能显示出效果,长期治疗,长期获益。

对于心血管患者或高危患者来说,只要不出现不可耐受的或严重的不良反应,就不应该停药。

当然如果有可能,可以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观察是否可以使用小剂量的药物控制血脂在目标范围,以减少可能的药物副作用和治疗成本。

31. 目前有很多种类的他汀,该如何选择?

目前临床获准应用的他汀类药物是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及瑞舒伐他汀。虽然它们的作用机制相同,但其调脂功效是不一样的。当然这些药物的代谢和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也有不同,一般专科医师会根据您的实际病情选择合适的他汀。

32. 已经使用了最大剂量的他汀,但血脂仍然没有达标,怎么办?

首先需要明确您是否已经坚持强化生活方式干预,饮食和运动方面是治疗的基础,而且需要长期坚持;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可以考虑联合或更换其他调脂药物 (依折麦布、贝特类、烟酸等),并密切观察可能的副作用;对于治疗前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的患者可以考虑暂时把目标范围调整为较基线下降 30-40%,这样即使没有达标也是有益的。

33. 他汀类药物一般什么时间服用呢?

人体合成胆固醇在夜间最活跃,而他汀类主要是通过限制胆固醇的合成起作用的,因此一般晚上服用效果最好。当然阿托伐他汀可在一天内的任何时间一次服用,并不受进餐影响,这可能和它特殊的药物代谢有关。

34. 西药副作用大,可以使用中药或保健品治疗吗?

西药的效果是肯定的。只要掌握得当,严格观察,不一定会出现副作用的,不必过分担心。在其他他汀不能耐受的患者,由红曲的提取物含有多种天然他汀成分(其中主要是洛伐他汀)可能耐受良好,必要时可以考虑使用。至于其他市场上有关降脂的保健品成分不清,疗效不确切,不要滥用。为了增加疗效,一些号称纯天然、纯中药的产品中也可能非法添加了西药,而且用量超过安全范围,因此这样的产品可能对治疗有效果,但却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不建议使用。

35. 他汀的剂量越大,效果就越好吗?

如果使用常规剂量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能达标者,可适当增加他汀类药物剂量,但他汀类药物的效果并不是随剂量增加而成倍增加的,相反其副作用则明显增加。因此不应该随意使用大剂量他汀。而且大剂量的他汀的使用成本也明显增加,这也是不利于患者长期坚持使用的。让需要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能及时用上他汀,并持续用药,不随意减量停药,这是需要强调的。及时用药,尽早获益;坚持用药,长久获益。

36. 血脂高会导致血粘度高,引起血液粘稠吗?

血脂高会引起血粘度升高,但血粘度高不一定都是血脂高引起的。如同车多会堵车,但堵车不一定都是由车太多引起的,可能还有天气、路况等因素。血液中的有形成份增多,都有可能导致血流减慢、血粘度升高,如细细胞增多等。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不良的保健品商家会把「血粘度高」作为产品的宣传卖点,作为消费者要清楚,很多时候单纯血液黏稠度高并不能说明什么健康问题,「降低血粘稠度」也不一定有健康效果,有不舒服的症状,一定要在正规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才行。

37. 脂蛋白a 升高,是有什么危害?

脂蛋白a 也是一种运输血脂的蛋白质,它可以使大量的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壁上,是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当低密度脂蛋白(LDL)也升高的时候。这个指标升高,往往意味着粥样动脉硬化的风险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