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11-01 19:27浏览:
次
疾病是吃出来的,好像是笑话的一句话,但却含有一定道理:许多肠道传染病的发生,来源于饮食的不卫生;现代的所谓富贵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也和“病从口入”有关。不合理的膳食结构是引起血脂升高和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1912年,俄国学者给家兔喂养含有高胆固醇食物,造成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在建立模型过程中,动物先出现血脂升高,继之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病变。这说明不良的饮食习惯可以导致脂质代谢紊乱,从而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心病的发生。
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有了显著的下降,主要应归功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即减少含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和控制吸烟等,降低了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我国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改变,摄入的脂肪含量及食物总量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比例偏低,致使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我们在生活改善的同时,应注意不要贪食肥甘美味,以防止高血脂、高血糖和冠心病的发生。
人们摄入的总热量,依体力活动多少而定。体力活动多,就需要较多的热量。如果体力活动少,摄入总热量多,就会升高血脂,增加体重。如果每日摄入的总热量过高,或者经常暴饮暴食,进食大量动物脂肪、蛋白质、糖、胆固醇等食物,活动量又较少,即可引起高脂血症,使身体肥胖超重。倘若体重超过标准的30%,糖尿病、胆囊炎、高血压与冠心病的发病明显增加。
重点提示:
膳食成分对血脂的影响是肯定的,但又因每个人的反应不同,采用同样膳食的人群,血脂有很大差别。有人存在较为有利的内在调节机制(遗传因素),血脂水平低;另一些人缺乏良好的内在调节机制,血脂水平高,具有明显脂蛋白代谢缺陷的人血脂更高。
赵益业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