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11-01 19:25浏览:
次
来源:中国家庭医生 作者:廖志云 .平缓达标:不是越快越好
多数患者总是希望能把升高的血压早点降下来,而且越快越好。殊不知,这是一种错误的、有害的观念,过急过快的降压易引发心率加快及心脑血管供血不足而产生意外,特别是对老年人更应谨慎。
我国2010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应在数周至数月内将血压降到目标水平;2007年的欧洲指南明确规定,合并少于2个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应在改善其生活方式数周至数月后血压未获得控制时,再开始降压治疗。
可见,和缓与平稳降压早已成为举世公认的高血压治疗模式,不论患者或医师均应严格遵守。
晨起达标:自测血压更重要
经常在诊室就医的患者,时间多半在上午或下午,所测血压仅仅是反映了就诊时的数据。然而,人体血压24小时均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早晨、下午各有一个峰值,以晨峰为高,高血压患者晨峰尤为明显。
当交感神经呈现病理亢奋时,血压晨峰进一步急剧升高,卒中及心血管病一触即发。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控制血压晨峰就是保护生命。
为此,对患者而言,最重要的不是经常去诊室测血压,而是应该养成坚持每天检测清晨血压和服药前血压的习惯。
长期达标:保证每个24小时
然而,高血压的治疗并不是一项短期或阶段性行为,多数患者都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治疗。
在此过程中,患者要与医生互相配合,自觉监测血压,规范治疗,尽可能实现降压达标,并坚持长期平稳有效地控制血压,实现长期达标。
另外,患者要定期复诊,让医生了解你的血压整体状态,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高血压管理应从理论落实到实践,从三达标血压管理做起。
高血压患者应明确一个观念——降压欲速则不达,养成两个习惯——晨起和服药前测量血压,做到三个坚持——坚持服药、坚持测量血压、坚持随诊,从而提高高血压管理和控制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