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慢病管理 > 文章内容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宣教材料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7-12-13 07:02浏览: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正常妊娠收缩压无明显变化,舒张压还会轻度下降;正常妊娠后期由于子宫压迫下腔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常有轻度下肢浮肿,但在休息后消退;正常孕妇尿中无蛋白,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如孕妇血压达到140/90mmHg;休息后浮肿仍不消失;尿中出现蛋白,这就构成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三大表现。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in pregnancy)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及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其中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是妊娠期特有疾病。本病多发生在妊娠20周以后,以高血压、蛋白尿为主要特征,可伴全身多器官功能损害或功能衰竭;严重的话会出现抽搐、昏迷,甚至死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威胁母婴健康,是导致孕产妇、胎儿和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为9.4%-10.4%,国外为7-1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与以下高危因素密切相关:
 
(1)初产妇
 
(2)孕妇年龄小于或大于35岁
 
(3)多胎妊娠
 
(4)既往曾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史、家族中有高血压患者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
 
(5)慢性高血压
 
(6)慢性肾炎
 
(7)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8)遗传性易栓症
 
(9)糖尿病
 
(10)肥胖
 
(11)血管紧张素基因T235阳性
 
(12)高体重指数
 
(13)男性伴侣的前任妻子有子痫前期病史
 
(14)营养不良
 
(15)低社会经济状况等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典型临床表现为妊娠20周后出现高血压、水肿、蛋白尿。病变程度不同,轻者可无症状或轻度头晕,血压轻度升高,伴水肿或轻微蛋白尿;重症出现头痛、眼花、恶心、呕吐、持续性右上腹疼痛等,血压明显升高,蛋白尿增多,水肿明显,甚至昏迷、抽搐。病情多为进行性加重,可并发①脑血管意外②妊娠高血压疾病心脏病③胎盘早期剥离④凝血功能障碍⑤HELLP综合征⑥急性肾功能衰竭⑦产后循环功能衰竭⑧胎儿生长受限等。病情凶险,严重者可因脑血管意外、心衰、肝肾功能等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原则为休息、镇静、解痉,有指征的降压、补充胶体、利尿,密切监测母胎情况,适时终止妊娠。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多症状不明显,所以需规则产检及时发现,孕妇应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铁、钙、镁、硒、锌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及新鲜蔬菜,较少动物脂肪及过量盐的摄入,但不限制盐和液体摄入。保持足够的休息和愉快心情,坚持左侧卧位增加胎盘绒毛的血供。低钙饮食(摄入量<600mg/天)的孕妇建议补钙,正常钙摄入的高危孕妇推荐预防性补钙,口服至少1g/天。
 
患者产后6周血压仍未恢复正常应于产后12周再次复查血压排除慢性高血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特别是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远期罹患高血压、肾病、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大。
 
计划再生育者,如距本次妊娠间隔时间小于2年或大于10年,子痫前期复发风险增大。鼓励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采用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如规律体育锻炼、控制酒精和食盐摄入、戒烟等。鼓励超重患者控制体重(BMI:18.5~25,腹围<88cm),以减少再次妊娠时发病风险并利于长期健康。

刘志祥   副主任医师

东莞市妇幼保健院  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