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慢病管理 > 文章内容

卒中“先兆”往往被忽视 专家教您用三个动作识别卒中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7-06-23 09:09浏览:

  本报讯(记者张荔子)近年,全国35家大医院对2270例脑卒中病例调查发现,有54.2%的病人没能在发病后3个小时内到达医院接受治疗,重要原因之一是对卒中早期信号缺乏认识。624日,赛诺菲安万特与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在上海召开倡导中国卒中教育日媒体通报会,希望提高人们对卒中的认知度,减少其危害。
  卒中是人类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的第二大致死原因,也是首个严重致残原因。专家认为,在许多情况下,卒中是可防可治的,关键在于把握早期预兆,及时选择正确的治疗途径。中华医学会神经内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吕传真、常务委员贾建平、中国卒中培训中心主任王拥军应邀介绍了相关情况。
  他们提醒人们重视五种突发性的症状:脸部、手臂或腿部麻木,尤其是身体单侧;说话困难或理解困难;单眼或双眼视力出现问题,看不清物体;行走困难,头晕眼花,失去平衡或协调能力;不明原因的剧烈头痛。判断卒中的方法是三个动作:令病人示齿或微笑、闭眼双上肢伸出10秒、说绕口令,即可了解双侧运动是否对称,口齿是否清晰。一旦确认,应采取简单现场处理,如就地放平,头偏向一侧,解开风纪扣等,切不要给任何药物,另外要拨打急救电话。他们不建议没有急救经验的人用私家车运送病人。卒中发生后抢时间就是抢生命、抢大脑,三个小时内是最佳治疗时机,能提高生存率和康复率,避免严重的脑损伤。,,,0.0.0.0 41920,201,"

    乳腺癌发病的确切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不能用单一因素解释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一般认为乳腺癌的发生与以下因素有关。

  1.月经初潮早绝经晚。月经初潮年龄小于12岁与大于17岁相比,乳腺癌发生的相对危险增加2.2倍。闭经年龄大于55岁比小于45岁者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1倍。月经初潮早,绝经晚是乳腺癌最主要的两个危险因素。

  2.遗传因素。有研究发现,如果其母亲在绝经前曾患双侧乳癌的妇女,自身患乳腺癌的危险性为一般妇女的9倍,而且乳腺癌病人的第二代出现乳腺癌的平均年龄约比一般人提早10年左右。姐妹当中有患乳癌的女性,危险性为常人的3倍。需要强调的是,乳腺癌并不是直接遗传,而是一种“癌症素质”的遗传,乳腺癌病人的亲属并非一定患乳腺癌,只是比一般人患乳腺癌的可能性要大。

  3.婚育。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女性虽婚而不育或第一胎在30岁以后亦为不利因素,但未婚者发生乳癌的危险为婚者的2倍。专家认为,生育对乳腺有保护作用,但仅指在30岁以前有足月产者。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哺乳对乳腺癌的发生有保护作用,主要是对绝经前的妇女。

  4.电离辐射。乳腺是对电离辐射致癌活性较敏感的组织。年轻时为乳腺有丝分裂活动阶段,对电离辐射致癌效应最敏感,而电离辐射的效应有累加性,多次小剂量暴露与一次大剂量暴露的危险程度相同,具有剂量-效应关系。日本长崎原子弹爆炸时的幸存者中,患乳腺癌的比例明显增加,儿童及青少年时期接受过胸部放疗的,长大后患乳腺癌的机会也增加。

  5.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与人均消化脂肪量有较强的相关。有些公司职员高收入造成高生活水准,形成不科学的、不健康的“高热量、高脂肪”饮食习惯,结果导致乳腺癌的发病率大大提高。

  6.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些长期从事办公室工作的女性白领坐多动少,缺乏锻炼,接触阳光少。大多职业女性由于工作关系,长时间紧箍着乳罩,难得给乳腺“松绑”;还有些职业女性迫于工作的压力或追求事业的成功,过着单身贵族或丁克族生活,不成家,不要孩子。这些因素都与乳腺病有关。

  7.精神抑郁和过度紧张。据调查,性格内向,精神长期抑郁,早期生活不幸福,是导致癌症的重要因素。都市年轻女性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精神长期处于应激紧张状态,导致情绪上的不稳定,不平和。这些精神因素与不良生活工作方式加在一起对乳房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8.激素。乳腺癌与人体内分泌平衡失调有关系,在各种内分泌因素中,最重要的是雌激素、孕激素。研究结果表明,雌激素刺激乳房腺体上皮细胞过度增生,是造成乳癌的重要原因,常使用激素用品,妇女更年期激素替代治疗可增加乳腺癌的发病危险。

  9.药物。有些药物如降压药利血平、吩噻唑等及甾体类药物有增加乳腺癌患病率的作用。有些保健品、护肤品、化妆品中含有致癌成分,在使用中也要特别慎重。另外,空气中的有害成分,蔬菜、水果上的残留农药等,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致癌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