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临床科室 > 文章内容

溃疡性肠炎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3-05-24 07:56浏览:

早期病变的特征是小的黄色病灶,边缘出血,在浆膜和粘膜面均能看到。当溃疡面积增大时,可呈小扁豆状或呈大致圆形的轮廓,有时融合而形成大的坏死性假膜性斑块。溃疡可能深入粘膜,但较陈旧的病变常比较浅表,并有突起的边缘,形成弹坑样溃疡。导致腹膜炎和肠管粘连。 
诊断
溃疡性肠炎根据死后肉眼病变较易获得诊断,根据典型的肠管溃疡以及伴发的肝坏死和脾肿大出血,便可做出临床诊断。确诊需进一步作病原学检查。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球虫病、组织滴虫病、坏死性肠炎以及包涵体肝炎等病相鉴别诊断。 
作好日常的卫生工作,场舍、用具要定期消毒。粪便、垫草要勤清理,并进行生物热消毒,以减少病原扩散造成的危害。避免拥挤、过热、过食等不良因素刺激,有效的控制球虫病的发生,对预防本病有积极的作用。对本病污染场要及时隔离带菌、排菌动物,对病禽进行隔离治疗。
1.中毒性巨结肠
是严重并发症,见于急性暴发型溃疡性结肠炎及急性重症型病人。其发生率约2%。病人出现间歇性高热、精神萎糜呈重症中毒状态。腹部很快膨隆、有压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由于结肠快速扩张、肠壁变薄、血运障碍、易发生肠坏死穿孔。病死率极高。可达30%~50%。
2.结肠穿孔
多在中毒性巨结肠扩张基础上发生。穿孔后导致弥漫性腹膜炎或局限性脓肿。穿孔部位多在乙状结肠或结肠脾曲处。患者多出现高热及感染中毒症状。腹胀,左侧腹部广泛肌紧张,X线透视或平片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