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葛解肌汤是一个辛凉的结构,整个方是表里兼顾,既可以解肌透邪以解表邪,又可以清泄里热,方里有柴胡、葛根为君药,佐以白芷、羌活、黄芩、石膏,还有桔梗、芍药、大枣、甘草。 柴葛解肌汤,辛凉解肌是解肌透邪,为什么要说解肌呢?现在这个寒邪入里化热,...
柴葛解肌汤在配伍上,温清并用,表里同治,辨证要点是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在用药上,它有涉及到太阳、阳明、少阳药,要根据三阳病情的侧重灵活调整用量,看他以哪方面为主,灵活调整。 柴葛解肌汤的配伍特点:1. 温清并用。侧重...
败毒散的辨证要点有恶寒发热,肢体酸楚疼痛,无汗,脉浮按之无力。它实际上就是外感风寒湿邪,而且属于表实证,加上体质因素,反映在症状少,主要是脉像。 使用注意:外感风热及阴虚外感者,不可使用。 随证加减:围绕着邪的问题,正虚的问题,以及外感风寒...
荆防败毒散出自《摄生众妙方》,由败毒散去参、姜、薄,再加荆、防组成。可以发汗解表,消疮止痛,治疗疮疡初起,红肿疼痛,恶寒发热,无汗不渴,舌苔薄白,脉浮数。 现代用的较多的是荆防败毒散,荆防败毒散原来这个方是用于疮疡初起,疮疡初起,整体和局部...
参苏饮出自《和剂局方》,治疗外感风寒,内有痰湿,脾肺气虚的病人,主要症状有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咳嗽痰白,胸脘满闷,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苔白脉弱。 这是外感风寒,不是外感风寒湿邪,这是第一个和败毒散主治不同,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这是比较典...
参苏饮可以益气解表,理气化痰,有明显的气虚表现,又有明显风寒表证,因此要益气解表,由于气虚,脾不运化,产生痰湿,阻滞气机,化痰理气并举。 君药是苏叶,用苏叶是考虑在发散药当中它比较平和,它是辛温的,发散风寒,自身兼有理气的作用,所以做为一个...
参苏饮在配伍上,散补并行,行津布津,在随证加减上,表寒证重去葛根,加荆芥、防风;头痛甚者加川芎、白芷、蒿本;气滞较轻去木香。 配伍特点:1.散补并行,使散不伤正,补不恋邪;2行津布津,使气行痰消,津行气畅。散补并行,发散表邪和补气,这样散不伤...
麻黄附子细辛汤是《伤寒论》的方,主要可以治疗表里俱寒,即外感风寒,心肾阳虚,还可以治疗感受风寒以后的暴哑或是失音,都是一种表里同病的症候。 主治证候为发热,恶寒甚剧,虽重衣厚被,其寒不解,脉沉微。有的说它表里俱寒,表里同...
麻黄附子细辛汤证治要点是恶寒重,发热轻,神疲欲寐,脉沉,使用时注意若是阳气浮越,要回阳救逆,先温其里,阳虚兼见气虚,加黄耆、人参;兼咳嗽者,加半夏、杏仁;兼湿滞经络,加苍朮、独活。 恶寒重,发热轻,因为表里俱寒,神疲欲寐,脉沉。这里写神疲欲...
再造散组成为人参、黄芪、附子、细辛、羌活、防风、川芎、桂枝、炒白芍、煨生姜、大枣、甘草,功用为助阳益气、解表散寒,只有治疗阳气虚弱,外感风寒证。 阳气虚弱,外感风寒证可见恶寒发热,热轻寒重,无汗肢冷,倦怠嗜卧,面色苍白,语声低微,舌淡苔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