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中用附子共有39方,以枚作为计量单位的有34方,最少者用1枚,最多者用3枚。经实物考察折算,1枚附子约5克,可知仲景用附子量当在5~15克之间,用量不及则无济于病,太过则损伤阳气。然为医皆知附子温壮阳气,未有问津附子亡损阳气。 附子何以...
【方名】 大黄附子汤 【出处】 《金匮要略》 【分类】 泻下剂-温下 【组成】 大黄(9克) 附子(12克) 细辛(3克) 【功用】 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主治】 寒积里实证。腹痛便秘,胁下偏痛,发热,手足厥冷,舌苔白腻,脉弦紧。(本方常用于急性阑尾炎、...
【组成】附子9克,干姜6克,甘草6克,大黄9克,人参9克 【功用】温补脾阳,攻逐冷积。 【主治】冷积便秘,或久利赤白,腹痛,手足不温,脉沉弦者。 【古籍论】本方用于治疗脾阳不足,阳气不行,以致冷积阻于肠胃,大便秘结不通者。寒邪非温不化,应用四逆汤...
【处方】大黄、厚朴(姜制),各三钱;枳实、芒硝,各二钱。 【功能与主治】治阳明里热,大便五六日不通,日哺潮热谵语,烦燥发渴。 【用法与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煎至一钟,食前服。 【摘录】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来源】《金匮要略》卷中。 【组成】大黄12克 牡丹3克 桃仁9克。瓜子12克 芒消9克 【用法】上五味,用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纳芒消,再煎沸,顿服之,有脓当下,如无脓当下血。 【功用】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主治】肠痈初起,右少腹疼痛拒按,...
方名:蜜煎导法(攻里之剂) 总结:通大便 组成:蜂蜜 主治:治阳明证,自汗,小便利,大便秘者。 归经:此手阳明药也。 方义: (1)蜜能润肠,热能行气,皂能通窍。 (2)经曰:「表解无证者,胃虽实,忌攻。」故外导而通之,不欲以苦寒伤胃也。 煎服法:...
承气养荣汤 【药物组成】知母、当归、芍药、生地、大黄、枳实、厚朴。 【处方来源】《瘟疫论》卷上。 【方剂主治】瘟疫下证,以邪未尽,不得已而数下之,间有两目加涩,舌反枯干,津不到咽,唇口燥裂,热渴未除,里证仍在者。 【方剂功效】润燥兼下热结。 【...
调胃承气汤 类别:泻下类 出处:《伤寒论》 【处方】大黄(五钱) 甘草(三钱) 芒硝(一钱半) 【功能与主治】治伤寒不恶寒但热,十余日过经谵语,当和胃气。 【用法与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食前服。...
小承气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大黄12克(酒洗) 厚朴6克(炙,去皮)枳实9克(大者,炙) 【用法】上药三味,以水800毫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功用】轻下热结,除满消痞。 【主治】伤寒阳明腑实证。谵语潮热,大便秘结,胸 腹痞满...
痔疮患者多有慢性便秘,尤其是痔疮发作时,排便疼痛、出血导致患者惧怕排便,进一步加重了便秘。中医方中的麻仁丸很适合痔疮性便秘患者服用。一般来说,大便一旦通畅,能促进痔疮愈合,防止痔疮复发。 痔疮患者有时一连好几天都解不下大便来,苦不堪言。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