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医方剂 > 文章内容

柴葛解肌汤的运用!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8-12-19 10:46浏览:

 柴葛解肌汤在配伍上,温清并用,表里同治,辨证要点是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在用药上,它有涉及到太阳、阳明、少阳药,要根据三阳病情的侧重灵活调整用量,看他以哪方面为主,灵活调整。
柴葛解肌汤的配伍特点:1. 温清并用。侧重于辛凉清热(所以放在辛凉解表剂里),全方寒热并用。羌活白芷这类偏温性的,石膏黄芩葛根这些偏凉性的。2. 表里同治。侧重于疏泄透散。从方的原义,还是往外透邪为主。
辨证要点:发热重,恶寒轻。这是有一种寒邪入里化热的过程。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这个在临床上看,有一些眼眶痛、鼻干、耳聋这类可能,但是主要的是从它动态入里化热这个过程来把握它,脉浮微洪就是热在增高,逐渐像阳明经热去,而在前期,表证还比较明显的,能看得到。尽管是恶寒轻了,发热重了。这在入里化热这个过程使用。不一定机械的,我自己体会,不一定机械的,原书制定的几个主治它都出现,它实际上确定一些代表性症状,咽干耳聋,眼眶痛等等。这个它是来标志,用这些症状反映邪涉及到的经络。
使用注意这个阳明,它叫阳明表证,初涉阳明,阳明经热普遍还没形成,所以如果说初期开始入里不明显,还是表占了很大、很主要地位,或者相对表里同病,表是个决定地位的,那应该用辛温解表。按照风寒兼有郁热考虑,这个整体要有一定明显的内热。所以表邪未入里兼阳明腑实,这类不宜使用。它的意思在这里所谓未入里,实际上指的是整体来看还是风寒特点为主的时候不能用,容易引邪深入。即使内热明显,他说是阳明表证,有腑实证也不适合使用。
另外在用药上,它有涉及到太阳的药,涉及到阳明的药,涉及到少阳药,要根据三阳病情的侧重灵活调整用量。看他以哪方面为主,灵活调整。
随证加减:寒重,表寒明显,加麻黄。夏秋不宜用麻黄,用苏叶。像表寒明显,那他自己书里就这样讲的,寒重,表寒明显,这方还要用麻黄,羌黄白芷不够。夏秋不宜用麻黄,用苏叶。说明他密切观察表寒的程度。入里的程度;里热重,加花粉 里热重就要伤津,这又是另一方面的可能性,倾向,加花粉生津;咽痛,加银花、连翘。里热重,有可能产生像热毒,咽痛这些突出,那可以加银花、连翘;阳明经热重,加重石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