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脑血管 > 文章内容

高血脂症 你的认识可能会有误区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1-07-13 09:50浏览:

一、高血脂症指什么?

血脂异常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4种类型,其中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增高为主要表现的高胆固醇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缺血性卒中以及外周动脉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2012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40.40%,比较2002年的患病率水平出现大幅度增加,其中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4.9%,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病率13.1%,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33.9%

高血脂症发病隐匿,大多没有临床症状,故称为"隐形杀手"。高血脂症的主要危害,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相关心脑血管疾病。近年来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患者的知晓率和治疗率虽有提高,但仍处于较低水平,血脂异常的防治工作亟待加强。

二、高血脂症,这个疾病如何得的?

有一种观点认为高血脂是上了年纪的人才会有的疾病,实际上很多人因为不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导致高血脂人群年轻化,很多年纪轻轻的人,也会查出高血脂,所以生活中预防高血脂显得十分重要!高血脂症的获得主要有三个:饮食、运动和遗传。

1、饮食不当这是常见的诱发高血脂原因之一。如果长期食用富含脂肪或胆固醇的食物当然会引起高血脂症;另外,进食过多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导致摄入的总热量超过人体需要,多余的热量将以甘油三酯的形式贮存于脂肪组织中,也会引起高血脂症。也就是说,素食者如果不注意饮食调节,同样会患高血脂症。

2、缺少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在高血脂诱发因素中,这也是常见的一种。许多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不爱运动、不坚持体育锻炼的脑力劳动者,其血脂含量明显高于体力劳动者和坚持体育锻炼者。因为从事体力劳动或进行锻炼时,机体能量消耗增多,需要分解部分脂质来供应能量,从而使脂质代谢加快,血脂降低。

3、遗传少部分人高血脂症呈家族性发病,这是由于遗传基因缺陷所致。有些高脂血症病人的发病是由于家族性遗传,主要是体内与胆固醇、甘油三酯代谢相关基因缺陷。

4、其它疾病及药物因素的影响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胆石症、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症等,可引起脂质代谢紊乱和高血脂症。长期应用降糖药物、糖皮质激素、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和口服雌激素的避孕药等药物也可引起脂质代谢紊乱,产生继发性高血脂症。

5、年龄一般来说,血脂含量随年龄的增长有升高趋势,中老年人血脂含量常比年轻人高,这可能与内分泌腺尤其是性腺功能减退有关。导致高血脂的原因有哪些高血脂患者该怎么饮食高血脂的病因有哪些

三、高血脂症的危害严重

高血脂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很多的患者往往容易忽视其治疗,结果造成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的伤害极大,甚则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大家一定要积极的防治高血脂疾病,减少冠心病、脑梗塞、糖尿病、脂肪肝等并发症的发生。

1、脑梗塞高血脂是引发脑梗塞的危险因素之一,这主要是因为血脂增高会引发动脉硬化、动脉腔狭窄的情况,因而患者容易引发脑梗塞疾病,此外大家若是有血脂增高的情况,要注意饮食、戒烟限酒等,并且要尽早的降脂,一定要坚持服药,并且要进行适量的运动,这有助于预防脑梗塞的发生。

2、冠心病冠心病是高发的心脏病,会造成心脏缺血、缺氧,进而出现相关的症状表现,尤其要注意的是冠心病不及时的治疗,对患者的危害极大,甚则导致患者死亡的情况。因此高血脂的患者要长期的坚持调脂,避免病情发展。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绪,注意饮食,以清淡饮食为主合理的摄取蛋白质等食物,减少含脂肪高的食物的摄入。

3、糖尿病若是血脂高容易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同时糖尿病也会加重高血脂的症状,因此高血脂的患者要注意积极的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一般是同时存在的,并且是相互作用的,同时要注意血脂增高,也会影响糖尿病的治疗,建议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定时的复查血脂,注意自身的身体变化,一旦出现异常症状要尽早的就医诊治,避免病情发展。

四、对高血脂症患者有话说

高血脂很大程度上是吃出来的,所以在饮食上,我们必须多上心,总量要控制;

不爱运动,血脂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升高,为了降血脂,我们就必须多动起来;

坏心情却是影响人体新陈代谢,导致血脂升高的一大危险因素;坏心情还是离我远去吧,毕竟每天开开心心,对世界保持积极的心态,才是我们努力生活的最大动力。感到无聊、伤心的时候,多做一些开心的事情,就算是去做个短途旅游,放松一下心情,也是不错的。

定期检查一下血浆总胆固醇水平,也是需要的。

五、跟着指南怎么做

(一)、血脂达标标准?

目前建议以LDL-C作为干预血脂异常的主要靶点,在保证LDL-C(或非HDL-C)达标的前提下,力争将HDL-C和TG控制于理想范围(HDL-C≥1.04mmol/L,TG<1.7mmol/L)。生活方式治疗是升高HDL-C和(或)降低TG的首要措施。若TG严重升高(≥5.6mmol/L)(TG单位换算:1mmol/L=1mg/dl×0.0113)时,为降低急性胰腺炎风险,可首选贝特类或烟酸类药物治疗。

调脂治疗需设定目标值:

(1)极高危者LDL-C<1.8mmol/L;

(2)高危者LDL-C<2.6mmol/L;

(3)中危和低危者LDL-C<3.4mmol/L;

(4)LDL-C基线值较高不能达目标值者,LDL-C至少降低50%。极高危患者LDL-C基线在目标值以内者,LDL-C仍应降低30%左右。

一级预防:我国指南所推荐的LDL—C目标值分别为<4.1mmol/L、3.4mmol/L和2.6mmol/L(与之相应的非HDL-C目标值为LDL—C目标值+0.8mmol/L)。

二级预防:专家组建议应用他汀类药物将ASCVD患者的LDL—C控制于<1.8mmol/L(非HDL—C<2.6mmol/L)。若经他汀类药物治疗后患者LDL-C不能达到此目标值,可将基线LDL-C水平降低50%作为替代目标。

(二)、定期检查血脂如何做?

早期检出血脂异常,监测其血脂水平变化,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重要措施。为了及时发现血脂异常,建议:

(1)20~40岁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血脂(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2)建议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每年检测血脂;

(3)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患者及其高危人群,应每3~6个月测定1次血脂。

(4)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住院的患者,应在入院时或入院24小时内检测血脂。

(三)、高血脂症如何处理?

无论患者心血管危险水平如何,均应进行生活方式治疗指导。部分患者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仍需降胆固醇药物治疗。

(1)生活方式干预方案:主要包括控制饮食中胆固醇的摄入和增加体力运动、维持理想体重。建议每周5~7天、每次30分钟中等强度代谢运动。有心脑血管病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身体活动。

(2)控制饮食:当摄入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总量超过规定上限时,应该用不饱和脂肪酸来替代。建议每日摄入胆固醇小于300mg,尤其是已有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病或高危人群,摄入脂肪不应超过总能量的20%~30%。高甘油三酯血症者更应尽可能减少每日摄入脂肪总量,每日烹调油应少于30g。脂肪摄入应优先选择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鱼油、植物油)。

建议每日摄入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50%~65%。选择使用富含膳食纤维和低升糖指数的碳水化合物替代饱和脂肪酸,每日饮食应包含25~40g膳食纤维(其中7~13g为水溶性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摄入以谷类、薯类和全谷物为主,其中添加糖摄入不应超过总能量的10%(对于肥胖和高甘油三酯血症者要求比例更低)。碳水化合物占食物能量主体,这个观点正在受到挑战。低碳饮食慢慢地被接受,低碳空缺被脂肪和蛋白食物填充。

a、控制总能量的摄入

研究表明,三酰甘油和胆固醇升高水平与肥胖程度成正比。对肥胖(或超重)的高血脂患者而言,减轻体重(减肥)是重要的治疗措施。减肥的基本方法是减少能量摄入,增加能量消耗。在日常生活中,蔬菜、水果、全麦、粗杂粮、豆制品等含能量较低,应该适当多吃一些,有助于减少能量摄入,并控制体重。

b、控制脂肪的总摄入量及注意脂肪酸平衡

高血脂患者必须减少脂肪摄入,即低脂肪饮食。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健康人每天摄入脂肪的合理数量是:脂肪提供的能量(供能比)占总能量的20-30%。目前一般主张高血脂患者低脂肪饮食中脂肪供能比控制在25%(每天大致摄入40-50g脂肪)即可。低碳饮食的背后是脂肪食物的增加。

c、保证蛋白质摄入量

膳食蛋白质与高血脂的关系比较复杂,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高血脂患者应保证饮食中足够的蛋白质摄入量,《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建议高血脂患者每天蛋白质摄入量应占总能量15%左右。大概每天60-70克蛋白质,尤其是要保证优质蛋白的摄入量,比如鱼肉蛋奶豆制品等,均可适当摄入。

(3)药物治疗:目前我国临床常用的调脂药物主要包括他汀类、贝特类、烟酸类以及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等。他汀类药物治疗是血脂异常防治以及ASCVD一级预防与二级预防的基石。只要合理用药,他汀类药物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仍需充分强调生活方式治疗的重要性。不进行充分的生活方式治疗(特别是控制饮食、增加运动、维持理想体质量、戒烟限酒),任何药物治疗措施均难以达到理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