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西药知识 > 列表
  • 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2018-03-19 09:15:49

    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诞生于1899年3月6日。用于治感冒、发热、头痛、牙痛、关节痛、风湿病,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

  • 抗药性的产生2018-03-19 09:14:53

    抗生素的发现始于一九二八年,一位英国科学家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在培养细菌的过程中发现培养皿遭霉菌污染,很特别的是在那一团霉菌的附近细菌都无法生长,由此推论那霉菌必然有杀菌的能力才能使细菌无法生长,经过研究才发现霉菌会制造一种成分来消...

  • 抗麻风病的药物2018-03-19 09:14:17

    防治麻风病的药物主要为氨苯砜、利福平和氯法齐明等。目前多采用联合疗法。 一、砜类 本类药最常用的是氨苯砜(dapsone,DDS),此外,还有苯丙砜(phenprofen)醋氨苯砜(acedapsone),它们须在体内转化为氨苯砜或乙酰氨苯砜而显效。 「体内过程」氨苯砜口...

  • 胆碱酯酶复活药介绍2018-03-19 09:13:43

    胆碱酯酶复活药(cholinedterase reactivators)是一类能使已被有机磷酸酯类抑制的胆碱酯酶恢复活性的药物,其出现使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治疗获得了新的发展,它不但使单用阿托品所不能控制的严重中毒病倒得到解救,而且显著地缩短了一般中毒的病程。常用的有...

  • 异丙酚的药理特征概述2018-03-19 09:13:14

    异丙酚的作用机制:该药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明了,可能对脂膜具有非特异性作用。异丙酚对中枢神经系统多种受体及离子通道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如钠离子通道,GABA受体等。 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病人血浆异丙酚浓度与其镇静,麻醉深度密切相关。轻度镇静。深度镇静...

  • 药物作用的机制2018-03-19 09:12:41

    药物效应多种多样,是不同药物分子与机体不同靶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药物作用的性质首先取决于药物的化学结构,包括基本骨架、活性基团、侧链长短及立体构形等因素。这些构效关系(structure-activityrelationship)是药物化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但它有助于...

  • 乙酰水杨酸药物体内过程2018-03-19 09:12:10

    口服后,小部分在胃、大部分在小肠吸收。0.5~2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在吸收过程中与吸收后,迅速被胃粘膜、血浆、红细胞及肝中的酯酶水解为水杨酸。因此,乙酰水杨酸血浆浓度低,血浆t1/2短(约15分钟)。水解后以水杨酸盐的形式迅速分布至全身组织。也可进...

  • 依托泊苷的药理作用2018-03-19 09:11:36

    依托泊苷是鬼臼脂(Podophyllin)中分离出的木脂体类有效成份。VP-16是细胞周期特异性抗肿瘤药物,作用于晚S期或G2期,其作用位点是拓扑异构酶Ⅱ,形成一种药物-酶-DNA三者之间稳定的可裂性复合物,干扰DNA拓朴异构酶Ⅱ(DNA topoisomeraseⅡ),致使受损的D...

  • 抗药性的预防2018-03-19 09:10:55

    如今我国已重视这一问题,卫生署、乃至于健保局对于医师抗生素的使用都有严格规范,对于民众的建议则是以下的三不政策: (一)不自行购买――抗生素是处方药物,不要自己当医师,有病一定要去看病! (二)不主动要求――抗生素是用来对付细菌的,所以要在...

  • 麦普替林的药代动力学2018-03-19 08:36:50

    药代药动力学研究显示,口服本药后,其活性物质马普替林吸收缓慢而完全。一次口服50 mg马普替林后,8小时之内,其血药浓度高峰为45-150 毫微摩尔/L(13-47 ng/mL)。多次口服马普替林每日150 mg,无论每日用药一次或分三次服用,在治疗的第二周均可达到稳态...

  • 首页
  • 上一页
  • 222
  • 223
  • 224
  • 225
  • 226
  • 227
  • 228
  • 229
  • 230
  • 231
  • 232
  • 下一页
  • 末页
  • 314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