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西药知识 > 列表
  • 气与血的关系2018-04-27 18:54:16

    1.气能生血:是指血的组成及其化生过程,均离不开气和气的运动变化气化功能。气旺,则化生血的功能亦强;气虚,则化生血的功能亦弱,甚则可导致血虚。故临床治疗血虚病证时,常于补血药中,配以益气药物以提高疗效。 2.气能行血:血的循行,有赖于气的推动。...

  • 苍耳子药理作用2018-04-27 18:53:02

    ①降血糖:所含白色结晶性甙(C31H-48O24S2)1mg/kg,可使正常家兔血糖下降。 ②对呼吸系统作用:苍耳子100%煎剂0.3ml/只灌胃,对小鼠有镇咳作用;15ml/kg对兔无祛痰作用。酊剂注射,对蛙有呼吸兴奋作用,大剂量则为抑制作用。 ③对心血管作用:苍耳子注射液...

  • 无机成分分类2018-04-27 18:52:15

    植物中的无机成分多为钾、钠、铵的盐类,它们或与各种有机物质结合存在于细胞中,或成各种结晶状态,如草酸钙、碳酸钙、硅酸盐等。一般情况下中草药中的无机成分均为无效成分。但有的中草药内无机盐成分含量很高,如夏枯草内主要为钾盐的无机成分,其含量在3%...

  • 三焦2018-04-27 18:50:42

    三焦亦为六腑之一。因为在人体十二脏腑中,唯它最大,故又有孤府之称。 1.在整体方面的功能 可概括为主持诸气,总司人体的气机和气化,为通行元气、疏通水道,水液运行之通路。 2.在局部方面的功能 (1)上焦: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血脉,将饮食所...

  • 舌态变化的临床意义2018-04-27 18:49:50

    舌态变化的临床意义: 强硬:主病热入心包;高热伤津;痰浊内阻;中风或中风先兆。 痿软:主病气血俱虚;热灼津伤;阴亏已极。 颤动:多由虚损或动风所致。 歪斜:主中风或中风先兆。 吐弄:吐为热毒攻,或正气已绝;弄为动风先兆,在小儿发育不全所致。 短...

  • 中药质量变异2018-04-27 18:49:03

    1.虫蛀: ①含淀粉、糖、脂肪、蛋白质; ②大黄、白芷、桑螵蛸、北沙参、娑罗子、前胡; 2.泛油: ①含挥发油:当归、丁香; ②含脂肪油:柏子仁、桃仁、杏仁; ③含糖:牛膝、麦冬、天冬、熟地、黄精; 3.霉变:车前草、马齿苋、独活、紫菀; 4.变色: ①由...

  • 活血祛瘀2018-04-27 18:47:49

    活血祛瘀: 桃核承气汤: 【方源】《伤寒论》 【组成】桃仁五十个(12g) 大黄四两(12g) 桂枝二两(6g)芒硝二两(6g) 甘草(炙)二两(6g) 【用法】水煎,芒硝冲服。 【功用】逐瘀泻热。 【主治】下焦蓄血证。少腹急结,小便自利,神志如狂,甚则烦躁谵...

  • 滋阴润燥2018-04-27 18:46:55

    滋阴润燥: 麦门冬汤: 【方源】 《金匮要略》 【组成】 麦门冬七升(42g) 半夏一升(6g) 人参三两(9g) 甘草二两(6g)粳米三合(3g) 大枣十二枚(4枚)(与竹叶石膏汤的组成比较)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清养肺胃,降逆下气。 【主治】 1.虚热肺...

  • 祛湿剂概述2018-04-27 18:46:02

    祛湿剂概述: 1.祛湿剂的适用范围: 凡以祛湿药为主组成,具有化湿利水,通淋泄浊等作用,治疗水湿病证的方剂,统称祛湿剂。本类方剂组成是以湿淫所胜,以苦燥之,以淡泄之(《素问至真要大论》为理论依据,属于八法中的消法。 祛湿剂用治水湿病证。湿为阴邪...

  • 降气2018-04-27 18:44:59

    降气: 苏子降气汤: 【方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紫苏子 半夏各二两半(各75g)前胡 厚朴各一两(各30g) 川当归(45g) 肉桂一两半(45g) 甘草二两(60g) 【用法】加生姜2片,枣子1个,苏叶2g,水煎服。 【功用】降气平喘,祛痰止咳。 【主治...

  • 首页
  • 上一页
  • 145
  • 146
  • 147
  • 148
  • 149
  • 150
  • 151
  • 152
  • 153
  • 154
  • 155
  • 下一页
  • 末页
  • 314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