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 即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来考虑用药的原则。如所说: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即西北地区天气寒凉,其病多外寒而里热,应散其外寒,而清其里热。东南地区天气温热,因阳气外泄,而易生内寒,故应收敛其外泄阳...
因时制宜: 即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如所说:用寒远寒(季节),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
补其偏衰: 即补其不足。主要适用于阴阳偏衰,即阴或阳一方虚损不足的病证。如阴虚不能制阳常表现为阴虚阳亢的虚热证,则应滋阴以制阳。但最终导致的是肾阴亏虚,故应壮水乏主,以制阳光。如阳虚不能制阴而致阴寒偏盛者,则应补阳以制阴。但最终导致的是肾同...
损其偏盛: 即损其有余。主要适用于阴阳偏盛,即阴或阳一方过盛而有余的病证。如阳热亢盛的实热证,则应治热以寒,即用热者寒之法则 。 注意:阳盛则阴病,阴盛则阳病的情况。...
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实,主要指邪气亢盛,是以邪气盛为主要矛盾的一种病理反映。也就是说,致病邪气的毒力和机体的抗病能力都比较强盛,或是邪气虽盛而机体的正气未衰,能积极与邪抗争,故正邪相搏,斗争剧烈,反应明显,在临床上出现一系列病理性反映比较...
体质的分类、表现以及与发病的关系: 1.阴阳平和质与发病:是功能较协调的体质。具有此种体质的人,气血阴阳充盛,脏腑经络功能协调,自身调节和对外适应能力强。表现为身体强壮,胖瘦适度,或虽胖而不臃滞,虽瘦而有精神。面色与肤色虽有五色之偏,但都明润...
1.正气:是存在于人体内的具有抗邪愈病作用的各种物质的总称。正气的作用:一是抗御外邪,预防疾病,或疾病发生后驱邪外出;二是自身调节控制,以适应环境的变化,维持生理平衡,或病后自我修复,恢复健康。 2.邪气:是存在于外在环境中的,或人体内部产生的...
(1)疼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疼甚。 (2)肿块:外伤肌肤局部,可见青紫肿胀;积于体内,久聚不散,则形成瘀积,按之有痞块,固定不移。 (3)出血:其血色多呈紫暗色,并伴有血块。另外,临床望诊,往往还可见到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唇甲...
适时服药也是合理用药的重要方面,古代医家对此甚为重视。《汤液本草》:药气与食气不欲相逢,食气消则服药,药气消则进食,所谓食前食后盖有义在其中也。具体服药时间应根据胃肠的状况、病情需要及药物特性来确定。 清晨空腹服药,可避免食物混合,能迅速入...
中药制剂的服药次数: 一般疾病多采用每日一剂,每剂分二服或三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