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斗胸手术是针对胸廓骨性结构进行的塑形,对于青春期前的患者,由于骨胳未完全钙化,可塑性强,因此手术比较简单。而当进入青春期之后,骨胳的硬度大大增加,手术的难度也会明显提高。尤其对于青壮年患者,手术的难度更是低龄手术无法比拟的。此时要想将手术做得完美,往往需要特殊的技巧。
最近我们完成了一例成年患者的大面积漏斗胸手术。患者为28岁男性,身体健壮,骨胳坚硬,前胸壁凹陷明显,尽管程度不算过深,但范围广,面积大,两侧腋前线之间的距离近40公分(图1)。对于这样的患者,如果直接采用NUSS将钢板置入并翻转,往往无法获得满意效果。其最大的麻烦可能是:其一,骨折。由于骨胳坚硬,以更加坚硬的钢板进行塑形时,有可能在暴力作用下直接发生骨折。骨折一旦发生,胸廓的完整性受到影响,NUSS手术的基础消失,手术必然失败。其二,无法塑形。骨胳过于坚硬时,即便用坚硬的钢板也无法撼动其形状,结果塑形的目的就会失败。其三,损伤问题。在钢板翻转的过程中,如果骨胳与钢板之间的对抗过于强烈,则有可能损伤胸廓内动脉,这样的血管一旦损伤,将带来不小的麻烦,而即便没有血管的损伤,按照最近一些提倡所谓“超微创”手术医生的说辞,其他损伤也是不能忽略的。
目前,漏斗胸手术治疗方式有多种。典型的传统手术有:胸骨翻转术、胸肋抬举术(Ravitch术)。两种手术均能起到校正漏斗胸胸骨凹陷的作用,但由于对患儿的创伤大(要切断胸骨和肋骨),伤口不美观(胸部正中长切口),许多患儿和家长难以接受。
侯智亮仔细分析病情,为晨晨制订了手术预案,决定行漏斗胸NUSS矫治术,仅需在侧胸壁切两个3厘米的切口,将塑形好的矫形钢板穿过胸骨和胸膜之间的间隙,用翻转器翻转钢板,抬起塌陷的胸廓,实现矫形目的。由于创伤小,不需要断胸骨和肋骨,晨晨在术后第3天即可起床活动,而且等伤口愈合后瘢痕还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