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斗胸的手术治疗有近一百年的历史,经历了骨切除、胸肋截骨、截骨加外固定、截骨加内固定、翻转法及不截骨的外固定等等。在过去用的最多的是Ravitch手术及各种改良技术,基本原则是切除畸形的肋软骨,楔形切胸骨并用各种方法重新固定。1998年美国弗吉尼亚州Children’sHospitalofKing’sDaughters的Dr.DonaldNuss研发的微创手术,其方法简单,术后效果显著,不仅有饱满的胸廓,而且前胸壁没有切口,迅速被世界各国的医生和患者所接受。经过十年的不断改进,现已经成为漏斗胸治疗的标准术式。此微创手术是在胸腔镜导引下手术植入已塑形的支撑架,矫正胸骨及肋骨凹陷,支撑架需留置体内2至5年后移除,无需肋骨切除及胸大肌切开。除了可改善心肺功能外,也可矫正胸骨及肋骨位置。
漏斗胸(PectusExcavatum)是最常见的先天性胸廓畸形,多在出生时就发现胸廓畸形,发病率在0.1%左右,这种先天性畸形出生时即表现为胸骨为中心的前胸壁凹陷,形如漏斗,并随生长发育日益加重,青春发育期胸廓畸形发展加速,很少能自愈或通过锻炼而自愈。由于下陷的胸骨对心肺的压迫,引起脏器发育受阻,会产生呼吸道感染、活动耐力下降等逐渐加重症状。对患儿及家长造成很大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部分患者尤其是进入青春期后会变得性格内向、自卑、甚至忧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