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期
支气管扩张的独特结构,使得痰液排出困难,因此在病情稳定期,能够顺利将痰液排出是减少细菌繁殖、控制感染的必要措施。通过清肺洗肺将药物雾化吸入气道,直接作用于肺部的最小单位——气泡,由内而外的排出气道内的痰液痰栓,给肺部起到冲刷作用,很好地帮助患者排出黏痰,解决咳痰症状,在配合超导离子治疗技术,通过特效中药,结合超导仪器正负极在人体形成的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使带阴、阳离子的药物,利用电学上“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使药物中的阳离子从阴极,阴离子从阳极导入人体内,达到治疗目的。疗效在患者中口碑相传,受益患者众多。
急性发作期
主要措施是积极控制感染。根据病情,参考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在痰培养结果出来前或痰培养为阴性时抗生素可按经验用药:轻症者可选阿莫西林或头孢菌素口服;存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时可选择口服喹诺酮类;重症患者常需静脉联合用药:如有厌氧菌混合感染加用甲硝唑或替硝唑治疗。
反复发作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或大咯血、病变范围局限、经药物治疗不易控制、全身情况良好者,可根据病变范围做肺段或肺叶切除术。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是支气管内曲霉菌属感染所导致的以慢性气道炎症、慢性气道毁损及重建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该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反复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排出黑色的黏液痰栓、咯血和(或)发热、精神萎靡等全身中毒症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诊断标准包括烟曲霉菌变应原速发性皮肤试验阳性、血清IgE水平增高、双肺浸润性改变、中央型支气管扩张、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血清抗曲霉菌特异性IgE、IgG阳性。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在胸片上常见的表现为“手套征”,而在胸部CT上这种表现对应的为支气管黏液阻塞。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其他胸部CT表现为囊状和环状支气管扩张、树芽征、支气管壁增厚、中央或肺上叶为主的空腔性改变。中央型的支气管扩张在各种原因引起的支气管扩张的疾病中并不常见,而约44%的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却表现为中央型支气管扩张。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CT影像学可见的高衰减的支气管内容物(>70~100HU)往往提示铁、锰含量高的霉菌坏死残留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