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生理概要
胸部由胸壁、胸膜和胸腔内器官三部分组成。胸骨上缘和第1肋构成胸部上口,横膈封闭胸部下口;位于胸部的食管、主动脉、下腔静脉、奇静脉、胸导管和迷走神经等分别穿过各自裂孔进入腹腔。
1.胸壁
包括由胸椎、胸骨和肋骨构成的骨性胸廓以及附着在其外面的肌群、软组织和皮肤。骨性胸廓具有支撑、保护胸内器官和参与呼吸的作用。
2.胸膜及胸膜腔
胸膜系附着在胸壁内面和覆盖在肺表面的浆膜。包裹肺并深入肺叶间隙的是脏胸膜,而遮盖胸壁、横膈和纵隔的是壁胸膜,二者在肺门处相连接,相互移行,形成左右两个互不相通的胸膜腔。
3.胸腔及胸腔内器官
胸腔分为右肺间隙、纵隔和左肺间隙三部分。左、右肺间隙分别由左、右肺和脏、壁两层胸膜构成。纵隔居于胸腔中央,上、下分别是胸腔人口和膈肌,两侧是左、右肺间隙,前、后分别是胸骨和胸椎,其间有心脏和心包、大血管、食管和气管。两侧胸膜腔压力的平衡是纵隔位置恒定居中的根本保证。
治疗要点(★★)
包括非手术和手术处理。
1.非进行性血胸
小量积血可自行吸收;积血量多者,早期行胸腔穿刺抽除积血,必要时行胸腔闭式引流,以促进肺膨胀,改善呼吸。
2.进行性血胸
及时补充血容量,防治低血容量性休克;立即开胸探查、止血。
3.凝固性血胸
为预防感染或血块机化,于出血停止后数日内经手术清除积血和血块;对于已机化血块,于病情稳定后早期行血块和胸膜表面纤维组织剥除术;血胸已感染应按脓胸处理,及时作胸腔引流。
4.抗感染
合理有效应用抗菌药防治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