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普通外科 > 文章内容

导管扩张器?支气管扩张应该如何治疗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2-10-07 08:35浏览:

小儿支气管扩张应该如何治
 
(一)、治疗除重视、新鲜空气、休息、营养之外,主要应消除炎症,充分引流,保持呼吸道通畅。
 
1.去除病因排除支气管分泌物对于各种原因造成气道梗阻者,应及时去除病因。过去认为支气管扩张是不可逆的,但有病例证实,即使已经形成支气管扩张,去除梗阻后,经抗感染、肺部理疗等充分保守治疗,扩张的支气管可能重新修复,肺内炎症也可消失,而不必手术。对于支气管分泌物的排出,可用顺位排痰法,对不同的病区采取不同的顺位姿势排痰,每天进行2次,每次20min。如果分泌物太稠,宜服碘化钾或吐根糖浆或化痰的中西药,或先用雾化吸入法湿化呼吸道然后顺位排痰、拍背吸痰,则痰液易于排出,这非常重要。
 
2.抗菌药物:在急性发作期宜用中西药物控制感染。治疗的关键在于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和介质释放。在支气管扩张急性感染时,由于气管感染的细菌群通常和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相同,因此,针对肺炎链球菌及流感嗜血杆菌有效的抗生素是第一选择,阿莫西林、磺胺三甲氧苄氨嘧啶、新的大环内酯类药物如克拉霉素、阿奇霉索、二代头孢菌素是合理的选择。疗程不定,至少7~10天。抗生素预防感染的用药原则是:抗生素低剂量、短疗程、窄谱,一旦产生耐药,及时换药,使用非口服途径。常用的抗生素为水剂青霉素,每天总量约100万~300万U可由肌注或静点,疗程约2周。也可加青霉素雾化,以20万U溶于10ml蒸馏水中,在10min内吸入,每天重复3~4次,连续1~2周。也可与链霉素合用。以后应根据细菌培养及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换用头孢菌素或其他抗菌药物。在施行外科疗法前后,也要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常用的中药清热、解毒剂为蒲公英、板蓝根。银花、连翘、鱼腥草、大青叶等,在缓解期,对虚弱患儿宜加用当归、黄芪、党参。
 
3.人血丙种球蛋白:对于低人血丙种球蛋白血症的病人,人血丙种球蛋白替代治疗能够减少畸形的呼吸道细菌感染的发生,防止支气管扩张病变的进展。在X连锁低人血丙种球蛋白血症和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病的病人,确诊后早期使用人血丙种球蛋白替代治疗,使血中的IgG水平大于5g/L,能够有效防止支气管扩张的形成。
 
支气管扩张的治疗原则是消除病原,促进痰液排出,控制感染等内科保守治疗,必要时行外科手术。
 
一般护理
 
支气管扩张感染严重,伴有高热及咯血等全身反应的患者应卧床休息,保持病室环境的清洁、安静、空气新鲜,随时更换卧具,保持床单的整洁。高热时按高热病人护理,出汗较多的患者,应注意补充液体,防止脱水。及时清理口内分泌物,作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口腔炎发生。鼓励患者尽可能多进食,食谱的选择应满足患者的生理和能量所需。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多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补充机体消耗,提高机体抗病的能力。
 
痰液颜色
 
密切观察痰量、气味、颜色和分层,及时采取痰标本送化验。
 
肺部清洁抗感染
 
积极抗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病人咳嗽、痰多且粘稠时可消痰、湿化呼吸道、稀释痰液。保持呼吸通畅,排除气管内分泌物,减少痰液在气道及肺支气管内的积聚,除去细菌生长繁殖的场所,是控制感染的主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