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普通外科 > 文章内容

卡氏肺囊虫肺炎临床表现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2-10-06 07:57浏览:

卡氏肺囊虫肺炎临床表现
 
PCP潜伏期一般为2周,而发生于艾滋病患者时潜伏期约为4周左右。PCP临床表现差异很大。根据其临床表现通常分为两型。
 
1.流行型或经典型主要为早产儿、营养不良儿。年龄多在2~6个月之间,可在育婴机构内流行。起病常常隐匿,进展缓慢。初期大多有拒睡或食欲下降、腹泻、低热、体重减轻的症状,逐渐出现干咳、气急,并进行性加重,发生呼吸困难、鼻翼扇动和发绀。有时可发生脾大,病程一般持续3~8周。如不及时治疗,可死于呼吸衰竭,病死率为20%~50%。
 
2.散发型或现代型多发于免疫缺陷者,偶见于健康者。化学药物治疗(简称化疗)或器官移植患者并发PCP时进展迅速,而艾滋病患者并发PCP时进展较缓慢。初期表现有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儿童可有发育停滞。继而出现干咳、发热、发绀、呼吸困难,很快出现呼吸窘迫,未及时发现和治疗者病死率高达70%~100%。
 
PCP患者常表现症状和体征分离现象,即症状虽重,但体征常缺如。少数患者可有数次复发,尤其在艾滋病患者中更为常见。
 
卡氏肺囊虫肺炎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表现
 
外周血白细胞升高,部分患者减少,分类正常或核左移,嗜酸性粒细胞增加,淋巴细胞绝对值减少。动脉血气分析显示低氧血症和呼吸性碱中毒。乳酸脱氢酶明显升高。肺功能潮气量、肺总量和弥散量降低。
 
胸部X线检查早期典型改变为双侧肺门周围弥漫性渗出,呈网状和小结节状影,然后迅速进展成双侧肺门的蝶状影,呈肺实变,可见支气管充气征。90%患者的枸橼酸镓、二乙烯三胺乙酰酸锝和多克隆免疫球蛋白铟肺显像显示异常,因此可作为PCP的诊断筛选,但特异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