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普通外科 > 文章内容

食管静脉曲张临床与病理治疗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2-10-05 19:36浏览:

食管静脉曲张临床与病理治疗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主要并发症,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传统的治疗方法虽能取得暂时的止血效果,但其并发症多,再出血率高。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新的治疗方法和手段,使其病死率从50%下降至15%~35%。现代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气囊压迫、内镜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等。现重点介绍内科治疗的护理进展。
 
药物治疗
 
许多研究表明,引起门静脉高压的始动因素是门静脉血流阻力的升高,而门静脉和侧枝血流量的增加是重要的追加因素。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压力主要由门静脉肝脏和门静脉侧枝循环以及内脏血流量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来调节。有文献报道,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升高,超过1.6kPa易引起食管静脉曲张和出血;门静脉压力梯度降至1.6kPa以下一般不会发生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降低门静脉压力的不同药物可以特异性地作用于这些血管,减低已经增加的血流和(或)已经增高的肝内阻力,达到止血和预防再出血的目的。常用的药物有血管收缩剂和血管扩张剂两种。
 
1.血管加压素垂体后叶素:通过收缩内脏血管,减少门静脉血流而降低门静脉压力,止血成功率为50%~70%。有效剂量为0.4U/min,24小时持续静脉输注。止血后每12小时减0.1U/min。护理上应严格控制滴速,保证有效浓度。冠心病、高血压患者慎用,必要时加用硝酸甘油以减少心脏副反应。注意有无恶心、呕吐、腹痛等表现,必要时减慢滴速,并加强巡视,如药液外渗可用50%硫酸镁湿敷;24小时更换注射部位1次。
 
特利加压素是长效加压素,每次1~2mg,每4~6小时静脉输注1次,疗效好,副反应小。
 
2.生长抑素(施他宁)及其衍生物奥曲肽(善得定)通过收缩内脏血管和降低胰高血糖素,达到降低门静脉压力和门静脉侧枝血流的作用。止血成功率为70%~87%,与垂体后叶素相比具有疗效明显、副反应少的优点。
 
施他宁首剂量为250μg,静脉注射,以后每小时250μg,持续静脉输注。
 
奥曲肽首剂量为100μg,静脉注射,以后每小时25μg,持续静脉输注。
 
护理上应严格控制滴速,因药物半衰期短,为保证有效浓度需持续输注。静脉注射时速度宜慢,过快易引起胸闷、心悸、恶心。
 
3.血管扩张剂常用的有德脉宁,通过直接松弛门静脉侧枝、肝血窦前纤维和窦膈的肌纤维,达到降低门静脉侧枝阻力和肝内阻力的目的;松弛平滑肌,血压下降,扩张静脉系统,静脉血汇集使心脏前负荷下降,刺激心肺压力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内脏血管收缩,减少门静脉血流,从而降低门静脉压力。用法:每日40mg,持续口服。一般不主张在大量出血时使用,它对预防再出血效果较好。
 
近年来常用血管扩张剂(德脉宁)和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联用增强降低门静脉压力的作用,减少各自的副反应。
 
普萘洛尔开始剂量为每日10mg,每日递增10mg,至休息时心率为用药前基础心率的75%,此时的剂量为维持剂量。
 
护理人员应教会患者自己测定脉率,根据脉率快慢调节剂量,并告诉患者不可私自停药,防止产生撤退综合征而发生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