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依据是什么
排除急性心肌梗死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主要根据以下四点:临床表现;心电图检查;激发试验;冠状动脉造影。
(1)临床表现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一种临床诊断。它符合一般心绞痛的特点,如疼痛部位、疼痛性质、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程度、有无放射、诱发因素、缓解方式等。但它在程度上较稳定型心绞痛更重,具有静息发作逐渐加重的特点。一些患者疼痛不明显,主诉胸闷、胸部不适等症状,值得注意。
(2)心电图检查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心电图检查所见同一般心绞痛相同,包括ST段压低和T波变化。ST段压低中以水平型压低和下斜型压低更有意义。T波变化包括T波倒置、T波双向、T波低平。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是临床上心绞痛症状发作和心电图变化相一致;第二是心电图有动态变化(即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变化严重)比无动态变化更有意义。
(3)激发试验激发试验对心绞痛和心肌缺血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简单地说,激发试验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激发方式,一个显示方式。激发方式包括运动、心房调转、药物激发。所用药物包括潘生丁、环磷腺苷和多巴酚丁胺,以多巴酚丁胺最常用。显示方式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描记术和放射性核素显像。任何一种激发方式和显示方式相结合即成为激发试验。国内较常用的是运动激发心电图显示,即所谓的心电图运动实验。国外常用的是运动或药物激发,加上超声心动描记术和放射性核素显像。这种方法较心电图运动实验更为敏感,且克服了一些患者不能耐受运动的缺点,又可以做连续测定和记录。当超声心动描记术记录到原来活动正常的室壁出现异常时,提示支配该处的冠状动脉有心肌缺血。
(4)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可直接显示冠状动脉内粥样硬化,是诊断冠心病心绞痛最有价值的检查。当两次相隔时间不长的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狭窄进行性加重时,对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