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普通外科 > 文章内容

心原性猝死是什么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2-10-05 11:24浏览:

心原性猝死是什么
 
猝死指自然发生、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多数作者主张定为1小时,也有人将发病后24小时死亡者也归入猝死之列。各种心脏病都可导致猝死,称为心原性猝死,其中一半以上为冠心病所引起。根据心原性猝死尸检资料,高达75%的心脏可发现过去患过心肌梗死。因此,预防心原性猝死对心肌梗死病人是非常重要的。
 
猝死的先兆症状常是非特异性而且是较轻的,如疲劳、胸痛或情绪改变等,部分病人则有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状。据美国学者在美国心脏学会亚太论坛(2002年4月24日)上报告,诱发女性和男性心跳骤停的常见因素不同,分别是社会心理压力和体力负荷过重。在20例女性患者中,有40%称其发生心跳骤停前有心理压力,仅有5%的患者称其有强体力活动。40%的男性称其发生心跳骤停前有强体力活动,仅16%的患者称其有情绪波动。许多女性患者发生心搏骤停前仅有轻微的症状,如心悸。因此,医师应注意心脏病患者的情绪状态,因为生活的压力可能诱发不良事件的发生。
 
病理检查显示冠心病猝死病人有冠状动脉硬化改变,但多数病人冠状动脉内并无血栓形成,动脉腔未完全闭塞,也见不到急性心肌坏死的病理过程。由于本型病人可以存活,故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称作“原发性心脏骤停型冠心病”较妥。目前认为,本型病人心脏骤停的发生是由于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痉挛或微循环栓塞,导致心肌急性缺血,造成局部电生理紊乱,引起暂时的严重心律失常(特别是心室颤动)所致。有些病人可能就要发生心肌梗死,但梗塞尚未形成,病人已经猝死。这种情况是可以逆转的,及时的心脏复苏抢救措施,可能挽救病人的生命。但有一些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破裂的病人,心肌梗死的症状极不明显,因心脏破裂而迅速死亡,其临床表现也类似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