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之交是心肌梗死的好发时节,此时,气温和气压变化最大。大量统计资料表明,冠心病死亡率以12月~次年2月份最高。寒冷刺激可使外周血管收缩、痉挛,血流速度缓慢,血黏度增高,从而加重心脏负荷,间接地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寒冷刺激还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和血压升高,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导致管腔闭塞和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因此冠心病患者过冬天应注意下列几点:
(1)除坚持服用常用药物外,应随身携带保健急救盒以应急。按医嘱定期复查,了解病变动态,并注意及时防治气管炎,感冒等疾病。
(2)寒流、冷空气侵袭或气温骤降时,应多穿衣服,以防受凉。选择着装时,应遵循轻便的原则,否则,过多的衣服会增加心脏负担,加重病情。
(3)在风速大、气压低的寒冷天气里,要注意御寒保暖,尽量减少户外活动。不可使身体突然暴露在冷空气之中;不可在清晨迎风跑步或骑车;冬季室外散步最好以上午10~11时或下午3时,阳光充足时为宜。
(4)坚持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增强御寒能力。当天气晴朗、气温不太低时,可增加室外活动(散步、太极拳、气功等)和室外逗留时间;但遇有骤冷、暴雪、大风等天气变化时,应在室内活动。
(5)不可突然离开温暖的房间。防止室内外温差的刺激。患者可在楼道内,楼梯口或门厅等处停留片刻,以适应冷暖的变化。
(6)居室应该保持温暖(18~20℃),但室温不宜过高。
(7)睡前可服用100~300mg阿司匹林肠溶片,以预防脑血栓的形成。
(8)提倡用冷水洗脸、温水擦身,以提高皮肤的抗寒能力。
(9)冷空气直接吸入呼吸道可致冠状动脉痉挛,因此冠心病患者户外活动时应戴口罩。
(10)由于冬天活动量相对较小,冠心病患者可出现大便干结,这时应多吃蔬菜、水果等,以保持大便通畅。饮食不宜过冷,不可饱餐。
(11)由于冬天户外活动少,患者可出现情绪反常,易急躁、爱发脾气,家人应多谅解、多体贴、多安慰、多关心。患者也应学会自我调控,适应环境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