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气管和支气管纤毛黏膜上皮受到损伤,纤毛运动失调,活动减弱,影响了纤毛清除异物的能力;炎症存在又促使支气管内痰液分泌过多,有时呈脓性黏液,如果不能排尽就会使气道不通畅,造成缺氧等一系列严重后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用雾化吸入治疗,就可以把一些抗菌药物、化痰药、解痉平喘药单用或混合配成溶液给病人吸入。从而在局部发挥有效的治疗作用,往往能获得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并且这种疗法可以使病人避免了打针、吃药的痛苦,也能达到局部消炎、祛痰和平喘的目的。
雾化吸入湿化气道的适应证
(1)气道黏膜过分干燥,痰液黏稠,引流排痰或吸痰障碍。
(2)难以控制的呼吸道感染。
(3)气管切开或气管内插管吸入氧气后,予以湿化。
(4)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支气管痉挛或喘息状态。
常用的雾化吸入装置
(1)定量吸入器:将雾化液置于有助动剂的雾化器中,其内腔为高压,倒置向下用拇指按压顶部,药雾即由喷嘴定量喷出。这种雾化装置携带方便,没有交叉感染。正确的使用方法为:使用前先摇匀,将喷嘴放入口内,深呼气到不能呼出为止,以慢速度深吸气,同时指压喷嘴,吸气末憋气10秒,然后缓慢呼气。如果需要重复,至少休息1分钟呼吸平稳后进行。每次约有10%药液沉积在肺内。但当病人不会使用或者因为呼吸较快无法按照要求吸入时,使用这种雾化器的效果就不理想了。
(2)喷射式雾化器:喷射式雾化器以压缩空气或氧气为驱动力,常用驱动气流量6~8升/分,雾滴大小和每分钟气雾量受压缩气源气流量影响,一般放药的液体量为4~6毫升。每分钟约消耗液量0.5毫升。一般雾化5~15分钟。这种雾化器较为常用,仅需要病人用平常的呼吸就行,对于不会使用定量雾化器的、严重气短而不能做深呼吸的成人及儿童都比较适用。
(3)超声雾化器: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雾化器。它通过超声发生器薄板的高频振动将液体转化为雾滴,雾滴的大小与震荡的频率成反比,多数超声雾化器可产生1微米左右的密度均匀的雾滴,其产生的气量比喷射雾化器要大,耗液量1~2毫升/分。每次雾化的液量应根据治疗要求决定。注意不要长时间吸入(>20分钟),可引起气道湿化过度,导致呼吸困难或支气管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