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脉搏/心率
1.脉搏/心率
(1)一般情况下,脉搏的次数与强弱和心跳次数一致。故计数脉搏即代表心率,但在心律失常(如早搏、房颤等)时,心率和脉搏不一致,应分别计数。
(2)脉搏数在婴幼儿及儿童时期,易受外界影响而随时变动。一般年龄越小,心率越快。正常小儿的脉搏为新生儿每分钟140次;1个月~1岁120~140次;2~4岁为100~120次,5~10岁为90~100次,11~14岁为80~90次,14岁以上70~80次。
(3)发热、体力活动、哭闹或精神紧张等情况下,脉搏数可增加。通常体温上升1℃,脉搏加快10~15次,睡眠时则减慢10~20次。
2.测量方法
(1)测量前,应让宝宝安静或熟睡,活动后要休息15分钟后再测。
(2)测量脉搏一般采用桡动脉。家长用食指和中指,轻按宝宝手腕掌面的大拇指侧,即可感到脉搏。以一分钟为计算单位,可边按脉边数脉搏次数。
(3)测量时,除计数每分钟脉搏次数,还要注意脉搏的跳动是否规律,强弱程度怎样,是否快慢不一,强弱不等,跳动无力。如长时间脉搏跳动过快,可导致心力衰竭。有时脉搏跳动太慢,说明心脏跳动无力,可造成全身血液供应不足。或跳动的节律不规则,也就是心律不齐,这些情况都应及时就诊。
●测量呼吸
1.呼吸频率
(1)宝宝年龄不同,其呼吸频率(每分钟的呼吸次数)也不相同。年龄越小,呼吸越快。新生儿呼吸频率一般为每分钟40~44次;1~12个月30次;1~3岁24次;4~7岁22次;8~14岁20次;15~18岁16~18次。
(2)体力活动、情绪紧张可使呼吸加快,睡眠时呼吸稍慢。发热可使呼吸增快,体温每升高1℃,呼吸约增加4次/分。
(3)新生儿及出生后数月的婴儿,呼吸极不稳定,可出现深、浅呼吸交替,或呼吸节律不整齐、间歇、暂停等现象,这是正常的。
2.测量方法
(1)测量呼吸时,小儿应在安静状态下,哭闹、咳嗽等均可影响计数。一般可仔细观察胸脯或肚子起伏的情况,一起一伏为一次呼吸,计算一分钟的呼吸次数。
(2)如果呼吸浅不易计数,可用一手轻轻抚腹部,随呼吸而运动,计数一分钟;也可用棉花纤维放在鼻孔口,以纤维的摆动来计数呼吸次数,一个来回为一次呼吸。还可用听诊器直接在胸部听呼吸音计数。
(3)除计算呼吸次数外,还要注意观察呼吸节律是否规律,呼吸深度是否一致。胸廓两侧的呼吸活动度是否对称,呼吸时有无异常气味。如果出现呼吸增快、呼吸减慢、呼吸不规则、有叹息样呼吸、连续吸两次呼一次等现象时,家长应引起注意。
(4)小儿肺炎或心力衰竭时,可出现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浅促、鼻翼翕动、口唇发青、出现三凹征(锁骨上窝、胸骨上窝、肋间隙三处明显凹下)、点头样呼吸(婴儿随着呼吸,有规律点头),严重时出现呻吟样呼吸或呼吸暂停,表示病情进一步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