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黏液高分泌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同时也是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的主要临床特征之一。正常分泌的气道黏液具有湿润空气、保护气道的功能,但吸烟、感染等因素导致了气管管腔中大量促分泌因子和黏液的积聚,造成了持续的气流受限和反复的气道感染,与气道炎症形成恶性循环。
流行病学研究[1]显示,慢性咳嗽咳痰人群罹患慢阻肺的风险是普通人的3倍左右,气道黏液高分泌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死亡风险是其他死因的3.5倍。而临床研究提出,中国慢阻肺患者出现咳嗽咳痰症状的几率高达约70%[2],气道黏液高分泌与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的关系十分密切。
支气管扩张症(支扩)和慢性支气管炎(慢支)分别是慢阻肺患者常伴疾病和常见临床表型[3]。据资料显示,气道黏液高分泌所致黏液潴留是支扩的特征性改变[4],支扩患者出现气道黏液高分泌所致通气阻塞的概率可高达80%[5],而主动促进黏液排除、保持气道通畅也是慢支治疗常用手段[6]。
但实际临床中,部分患者乃至医生不能充分认识气道黏液高分泌的重要性,仅将其作为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的普通症状对待。首份关于气道黏液高分泌的专家共识[4]指出,气道黏液高分泌是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的独立高危发病因素,气道黏液高分泌关乎患者肺功能恶化程度与生存率,需得到群众及医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