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普通外科 > 文章内容

控制心室率是治疗的主要目的之一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0-12-02 11:39浏览:

治疗分为两个方面。
 
1.转复房颤目前主张同步直流电转复,转复后用胺碘酮或奎尼丁维持窦性心律,胺碘酮维持率高且死亡率较低,被推荐为首选药物。也可用奎尼丁或胺碘酮行药物转复。转复的禁忌证为房颤持续时间过长(超过6个月),心房较大或合并严重心肌损害的器质性心脏病。
 
2.控制心室率是治疗的主要目的之一,可减轻症状,增加心排血量。适用于不适宜行房颤转复者或转复前心室率较快者,常用药物有洋地黄类,无严重心肌功能不全者也可使用体阻滞剂或异搏定。
 
3.抗凝治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是房颤时控制心室率的一线药物。
 
心房扑动
 
病因及发病机制
 
心房扑动(atrialflutter,AF)偶可见于正常人,绝大多数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常见的病因有风湿性心脏病和冠心病,尤其是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或心力衰竭所致左心房增大者;其他也可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某些先天性心脏病、急性心包炎、心肌病、心肌炎、慢性肺心病、预激综合征、病窦综合征、外科手术、心导管检查、休克等。在使用洋地黄过程中出现心房扑动,应注意洋地黄中毒的可能性。心房扑动是由于在心房内存在折返环,激动在心房内折返造成。心房扑动多呈阵发性,少见为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