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防治哮喘日”是由世界卫生组织定于每年五月第一个星期二推出的一个纪念活动,其目的是让人们加强对哮喘病现状的了解,增强患者及公众对该疾病的防治和管理。今年5月1日是第20个世界哮喘日,世界卫生组织继续将世界哮喘日的主题定为“重视气道疾病防治:从现在开始”。给大家分享教材中的哮喘知识:
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平滑肌细胞和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具有哮喘易感基因的人群发病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
环境因素如下:
(1)过敏原性因素:
①室内过敏原如尘螨、家养宠物、蟑螂;
②室外过敏原如花粉、草粉;
③职业性过敏原如油漆、饲料、活性染料;
④食物如鱼、虾、蛋类、牛奶;
⑤药物如阿司匹林、抗生素。
(2)非过敏原性因素
如大气污染、吸烟、运动、肥胖等。
临床表现与分期
症状
典型症状为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症状可在数分钟内发作,持续数小时至数天,经平喘药物治疗后缓解或自行缓解。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是哮喘的重要临床特征。有些患者尤其是青少年的哮喘症状在运动时出现,称为运动型哮喘。临床上还存在没有喘息症状的不典型哮喘,患者可表现为发作性咳嗽、胸闷或其他症状。对以咳嗽为唯一症状的不典型哮喘称为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对以胸闷为唯一症状的不典型哮喘称为胸闷变异性哮喘。
体征
发作时典型体征是双肺可闻及广泛的哮鸣音,呼吸音延长。但非常严重的哮喘发作,哮鸣音反而减弱,甚至完全消失,表现为“沉默肺”,是病情严重的表现。
分期
1.急性发作期
指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突然发生或症状加重,常因接触变应原等刺激物或治疗不当所致。哮喘急性发作时其程度轻重不一,病情加重可在数小时或数天内出现,偶尔可在数分钟内即危及生命,故应对病情作出正确评估并及时治疗。急性发作时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危重4级。
(1)轻度
步行或上楼时气短,可有焦虑,呼吸频率轻度增加,闻及散在哮鸣音,肺通气功能和血气检査正常。
(2)中度
稍事活动感气短,可有焦虑,呼吸频率增加,可有三凹征,闻及响亮、弥漫的哮鸣音,心率增快,可出现奇脉。
(3)重度
休息时感气短,端坐呼吸,只能发单字表达,常有焦虑和烦躁,大汗淋漓,呼吸频率>30次/分,常有三凹征,闻及响亮、弥漫的哮鸣音,心率增快常>120次/分,奇脉,Pa02<60mmHg,PaC02>45mmHg,Sa02多90%,pH可降低。
(4)危重
不能讲话,嗜睡、意识模糊,胸腹矛盾运动等,喘鸣音减低或消失。
2.慢性持续期
指患者虽然没有哮喘急性发作,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有不同频度和不同程度的喘息、咳嗽、胸闷等症状,可伴有肺通气功能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