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血管病可直接损伤脑桥和延髓的呼吸中枢和(或)继发肺部疾病而导致呼吸衰竭,其主要病理生理特点是由于呼吸节律、频率和通气量的改变而发生缺氧伴二氧化碳潴留。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血气分析结果,早期诊断急性脑血管病的呼吸衰竭,并适时、合理使用呼吸机治疗,对提高急性脑血管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呼吸中枢的基本调节和控制
1.呼吸中枢(respirapiratorycenter)产生和协调呼吸运动的神经细胞群,呼吸的节律性来自中枢神经系统的脑部,因为从延髓、颈髓交界处切断后,自主呼吸则完全停止。
2.延髓基本呼吸中枢分吸气神经元和呼气神经元,均存在于延髓两侧,左右对称,并发出纤维下行至脊髓,与脊髓的呼吸肌运动神经元形成突触联系。
3.脑桥呼吸调整中枢和长吸中枢调整中枢位于脑桥头端,有促使吸气向呼气转化,防止过长吸气和加快呼吸频率的作用,长吸中枢位于脑桥中下部,其功能是促进呼吸向吸气转化,并受呼吸调整中枢的调节。
4.大脑皮质对呼吸活动的调节大脑皮质本身不产生呼吸节律,但能有意识地控制呼吸频率、节律和幅度,这种有意识的控制是有限度的,如深快呼吸、短暂屏气等。
5.呼吸的反射性和化学性调节反射性调节包括肺牵张反射(heringbreuerreflex)、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Head反射和压力感受器反射等。化学性调节主要受血中二氧化碳、酸碱度和氧气的影响。二氧化碳分压升高、酸碱度降低或氧分压下降时,可通过刺激外周和中枢的化学感受器,影响呼吸中枢调节,使呼吸加深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