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普通外科 > 文章内容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8-03-22 20:17浏览:

第四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病因】感染是DIC最常见的原因;其他病因包括严重创伤、恶性肿瘤及休克。

  ★★【病理生理】病理特征是广泛性微血栓形成、全身皮肤粘膜和内脏出血、受累器官发生栓塞和梗死。

  1.高凝期:最早征象是护士抽血标本时发现血液不宜抽出、血液易凝、皮肤瘀点或紫斑。

  2.消耗性低凝期:以出血表现为主,以皮肤、胃肠道、口鼻及注射部位多见。

  3.继发性纤溶期:严重出血和渗血、休克、MOSF。实验室检查血小板下降、凝血酶原时间延长、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试验)阳性等。

  ★★★【治疗与护理要点】DIC治疗预防是关键:积极治疗原发病;消除DIC诱发因素;及早使用肝素纠正血液高凝状态;监测实验室检查早期确诊。

  【例题】(A3/4型题)患者男性,65岁。因急性双下肢动脉闭塞入院,入院当日患者尿量为50ml。

  1.对该患者的叙述下列最准确的是

  A 急性肾衰竭无尿期

  B 急性肾衰竭少尿期

  C 水钠潴留

  D 高钾血症

  E MDOS

  正确答案 A

  2.2周后表明该患者由少尿期进入多尿期的标志是

  A 血钾浓度下降

  B 血镁浓度下降

  C 肌酐、尿素氮均下降

  D 尿量增加到400ml/d

  E 尿量增加到2000ml/d

  正确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