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普通外科 > 文章内容

屈肌腱损伤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8:59浏览:

【病因】

  手部肌腱损伤多为开放性,以切割伤等外伤性因素较多,另外还有电锯伤,挤压伤等,多是由于肌腱断裂而造成相应的症状表现。其中挤压伤周围组织挫伤严重,常伴有神经、血管、骨关节损伤等。治疗时应给予关注。

【症状】

  本病主要表现为为损的屈肌腱相应的区域发生活动障碍:

  1、指浅屈肌腱断裂相应指近侧指间关节不能屈曲;

  2、指深屈肌腱断裂,表现为远侧指间关节不能屈曲;

  3、指深浅屈肌腱均断裂,则远近侧指间关节均不能屈曲。

  由于手内肌仍完整,掌指关节屈曲不受影响。

【饮食保健】

 

【护理】

 

【治疗】

  1,预防:

  本病是由于外伤性因素所引起,故注意生产生活安全,避免创伤,确保人身安全是本病预防的关键。

  另外还需注意,早期功能锻炼可促进内源性愈合,是防止肌腱粘连的有效措施。术后早期有保护地主动伸直、被动屈曲运动,既可刺激肌腱创面的成熟而促进愈合,又能促使新生纤维尽早纵行排列,利于肌腱瘢痕的重新塑形,减少腱鞘的塌陷和萎缩,加速滑液的分泌。

  2,术前准备:

  1 术前(入院后)1-5天:

  (1)测量体温、脉搏、血压(护士),完成护理病历;入院告知(责任护士)。

  (2)采集病史,体检,书写大病历(实习医师),完成首次病程记录(住院医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手外科张鹏

  (3)非急诊手术者安排化验检查(住院医师):三大常规、血生化、血型、乙肝六项、抗HIV,抗HCV、胸片、心电图。

  (4)需急诊手术者,完成血常规,凝血四项,术前三项,必要时作心电图及胸片检查(住院医师)。

  (5)需急诊手术治疗(总住院医师、责任主治医师)术后行抗感染、止血、补液支持等治疗(责任主治医师),进入手术日临床路径。

  (6)采集标本,完成化验检查(护士)。

  (7)术前评估(责任主治医师、主任医师) 对局部条件差,不适合做肌腱修复手术者,需出此临床路径,先改善局部条件,满足需要后再进入术前临床路径。

  (8)告知患者午夜12时以后禁食水,手术区及肌腱供区备皮,睡前沐浴(护士)。

  (9)需术前预防性抗感染者,抗生素治疗(责任主治医师)。

  (10) 术前告知并签署术前同意书,介绍手术医师(住院医师)。

  (11)完成麻醉前评估及签署麻醉同意书,介绍麻醉师(高年资麻醉责任主治医师)。

【检查】

  临床上对屈肌腱损伤的诊断不难,根据其外伤病史和患处的功能表现,一般可以做出诊断,无需其它辅助检查方法。对于一些肌腱不完全断裂的患者,关节活动可表现为正常,此时可进行抗阻力试验,表现为肢指无力、疼痛,由此也可做出诊断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鉴别】

  本病主要是容易外伤性因素所引起,依据患者的外伤史、临床和检查即可诊断,无需要鉴别。

【并发症】

  本病常合并神经血管伤或骨关节损伤,也可发生闭合性撕裂伤,尤其在挤压伤的患者中更易发生这些并发症。一般肌腱断裂后,相应的关节便会失去活动功能。另外在术后,本病还容易并发肌腱的粘连。肌腱营养、肌腱愈合与肌腱粘连是一种因果关系,肌腱营养遭破坏越重,肌腱愈合就越慢,而肌腱粘连会越严重。甚至会发生腱鞘的塌陷和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