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普通外科 > 文章内容

四边孔综合征(四边孔综合症)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8:59浏览:

【病因】

  (一)发病原因

  由于当肩关节外展外旋时,组成四边孔的肌肉均受牵拉,从三个方向对四边产生挤压而致本症发生。

  (二)发病机制

  四边孔是小圆肌、大圆肌、三头肌和肱骨外科颈内侧缘组成的解剖间隙。大小圆肌之间有一层筋膜组织,腋神经从后侧束发出后即斜向后行,贴四边孔上缘穿过该孔后沿三角肌深层继续向外、向前行走,支配肩臂外侧皮肤感觉的皮支穿出肌肉进入皮下。大圆肌起于肩胛骨下角的背面及冈下筋膜,止于肱骨小结节嵴,使肱骨内收内旋。小圆肌起于肩胛骨腋缘背面,止于肱骨大结节下部,使肱骨内收和外旋。肱三头肌长头起于肩胛骨盂下粗隆,与其他两头合并后止于尺骨鹰嘴。当肩关节外展外旋时,这3块肌肉均受到牵拉,从上方、下方及内侧对四边孔产生压迫。

【症状】

  1.症状 主要发生在优势肢体,也可以发生于双侧肢体。开始是上肢的间隙性疼痛和麻木,播散到上臂、前臂和手。在肩关节前屈、外展、外旋时症状加重。一些病例有夜间疼痛史,大多数病例的症状在不知不觉中加重。外伤是常见原因。Johnson认为,在腋后注射药物可能造成腋神经损伤。Cormier和Redier各报道1例棒球投球手患本病,主要表现是进行性肩痛,疼痛不固定在肩前,其中1例向臂部和手部放射,患肢外展、外旋时症状均有加重。

  2.体征 神经学检查常常无异常发现。三角肌可能有萎缩,其他肌肉均正常。肩外展可能受限,或外展力量下降。肩外侧和臂外侧感觉迟钝或消失。从后方按压四边孔有一明显的局限性压痛区,压痛区可能偏向该孔的外侧。将患肢置外展外旋位1min,可诱发出现症状。

  诊断主要依靠体检结果,即:四边孔处的局限压痛,肩外侧的麻木以及肩外展无力或受限。电生理检查,可发现三角肌有失神经支配电位,腋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饮食保健】

 

【护理】

  无相关资料。

【治疗】

 

【检查】

  1.电生理检查 可发现三角肌有失神经支配电位,腋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2.血管造影 通过旋肱后动脉显影的情况,来了解腋神经是否受压。

【鉴别】

  无相关资料。

【并发症】

  无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