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普通外科 > 文章内容

少年性椎体骨软骨病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8:59浏览:

少年性椎体骨软骨病(Scheuermann病,青年性驼背)

【病因】

  关于本病的病因,有学者认为本病是环形骨骺的无菌性坏死,椎体有三个骨化中心,即椎体中部的原发骨化中心及椎体上、下两端的继发骨化中心,后者被称为环形骨骺,出现在4岁以后,位于软骨板的边缘,使椎体与椎间盘分开。但这一说法已被否定。现比较公认的解释是:主要病变在椎间软骨。是因为在海绵质骨与软骨连结处存在着先天或发育性的缺陷,当过度负重时,椎间盘髓核突入椎体,破坏了椎体软骨板而造成生长的不平衡;同时椎间盘也失去了缓冲(保护)作用,使椎体前缘受到过度的压力,造成生长迟缓、椎体楔形变以及碎裂。椎体后缘则因有后关节突的保护而维持原来的高度,脊柱产生后突畸形。

【症状】

  一、临床表现:

  驼背为主要症状,伴脊柱强直。颈常屈曲、肩下垂、胸廓狭窄而扁、肩胛骨突出。疼痛并不严重,常为隐痛。驼背畸形进行性发展至20岁之后。

  二、诊断依据:

  ①青少年;

  ②驼背畸形必须超过35°以上;

  ③至少有1个椎体前缘的楔形变要大于5°;

  ④需连续影响3~5个椎体。

【饮食保健】

 

【护理】

 

【治疗】

  现认为本病是由于先天性发育异常是引起本病的病因之一,故无有效的预防措施,但需注意的是,本病虽然是一种自愈性的疾病,活动期约2年。但如果已有驼背畸形,就不可能完全纠正,成年后早期还会继发骨关节炎,因此一旦确诊为本病,则必需积极治疗。

【检查】

  本病的辅助检查主要是X线检查,表现为:

  ①椎体上、下前方边缘有不规则的凹痕,环形骨骺相应部位的形态与大小不均匀并与椎体分离;

  ②多个椎体前方呈楔形变,伴Schmorl结节;

  ③椎间隙轻度狭窄;

  ④胸椎或胸腰段后突畸形超过正常的25°~40°;

  ⑤成年后在椎体前缘早期出现骨关节炎性骨刺。

【鉴别】

  本病应与下列疾病相区别。

  1、脊柱结核:为进行性骨破坏性疾病,椎体边缘模糊而不像骨软骨病那样增白。在大多数病人会出现椎旁脓疡。

  2、姿势性驼背:这种驼背非固定性,很容易被动或自动纠正,X线上没有椎体的楔形变等。

【并发症】

  少年性椎体骨软骨病常发病于青少年快速生长期,绝大多数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是驼背畸形,其中部分患者可能会合并背部疼痛,50%的患者主诉疼痛主要位于畸形部或下背部,活动后加重,通常随生长结束而减轻,接近成熟期后只有25%的患者有较典型症状,如果疼痛位于腰部,而畸形在胸部,则应考虑椎弓根崩裂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