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普通外科 > 文章内容

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8:58浏览:

【病因】

  (一)发病原因

  病因尚未明了。

  (二)发病机制

  同其他部位后纵韧带骨化一样,胸椎OPLL的发病机制尚未明了。一般认为其为软骨细胞的异位骨化所致,但亦有学者认为其与纤维软骨及膜内化骨有关,还有学者认为退变的椎间盘可影响后纵韧带骨化的形成。

【症状】

  1.背部疼痛 OPLL引起的胸髓病变从开始发病到完全性瘫痪可以仅经过很短的时间。但也有患者到医院就诊时仅主诉有持续性背部模糊痛,其病史可持续数月至数年。Kenji Hannai报道的12例前路手术治疗的患者中,均主诉有持续性胸部疼痛或模糊的背部疼痛。

  2.下肢瘫痪 可自轻度的运动无力至重度的下肢完全瘫痪,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患者的瘫痪症状多呈进行性加重。

  3.大小便功能异常 视病变程度不同,可有大小便无力,亦可出现大、小便失禁。

  4.行走不稳 双下肢行走无力,有踏空感或足踩棉花感,易跌倒。

  胸椎OPLL的诊断主要依据:

  1.临床表现 主要是背部的模糊痛及下肢瘫痪症状。

  2.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胸椎侧位或断层X线片常可发现骨化的后纵韧带呈高密度影,可呈连续型或孤立型。

  (2)脊髓造影:可显示骨化物范围,对减压范围确定有很大的意义。

  (3)CT检查:具有明确诊断意义,并可测量椎管狭窄率(图1),CT三维重建既可显示骨化物的范围、形态,亦可显示脊髓压迫的程度。

  

【饮食保健】

a

【护理】

        无相关资料。

【治疗】

  (一)治疗

  胸椎OPLL一经诊断一般均需手术治疗,但对于一些表现初期症状者,亦可试行保守疗法,包括休息、制动、理疗,口服消炎镇痛药及神经营养类药物等。胸椎OPLL的常用手术方法包括:椎板切除术,椎板成形术,前路或后路骨化韧带切除并植骨融合术等。

  1.后路手术 包括后路椎管减压术及椎管成形术(见胸椎椎管狭窄的治疗),后路椎管减压术可扩大椎管容积,使脊髓后移,实现间接减压的目的(图3);但Kenji Hannai等认为后路椎板切除减压的效果欠理想,其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在胸段脊柱存在的生理后凸,使得传统的椎板切除术对脊髓的减压有限;另外,上胸段脊髓的血供非常浅在,极易损伤。

  

【检查】

  1.X线检查 胸椎侧位或断层X线片常可发现骨化的后纵韧带呈高密度影,可呈连续型或孤立型。

  2.脊髓造影 可显示骨化物范围,对减压范围确定有很大的意义。

  3.CT检查 具有明确诊断意义,并可测量椎管狭窄率(图1),CT三维重建既可显示骨化物的范围、形态,亦可显示脊髓压迫的程度。

  4.MRI检查 可显示脊髓受压的程度、范围等(图2)。

【鉴别】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并发症】

        可并发下肢完全性瘫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