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11-01 18:57浏览:
次
(一)发病原因
病因尚未完全确定。
(二)发病机制
一般认为是骨组织低毒性感染所致,有强烈的成骨反应,以骨皮质硬化增厚为其特征。亦有认为系骨组织内有多个小脓肿,张力很高,细菌培养多为阴性。本病多发生在长管状骨的骨干,以胫骨为好发部位。
本症多发生于较大的儿童及成人,常侵及胫骨、腓骨、尺骨等长管状骨。硬化性骨髓炎起病时为慢性病程,发病隐渐,全身症状轻微,常因局部胀痛不适而就诊,往往反复发作。检查时可发现局部疼痛、压痛及皮肤温度高,很少有红肿,更罕见有穿破皮肤者。使用抗生素后症状可以缓解。多次发作后可以触摸到骨干增粗。
根据发病年龄、部位、临床表现及X线片,CT检查可成立诊断。
急性发作时白细胞可升高,红细胞沉降率可增快。
X线片可见骨干局部呈梭形变粗,骨密度增高。因X线片表现为大片浓白阴影,所以难以看出狭窄的骨髓腔与小透亮区,或呈现不规则的骨密度减低区。分层摄片与CT检查可以探查出普通X线片难以辨出的小透亮区。
本病应与梅毒性骨感染,Ewing肉瘤、Paget病相鉴别。
(一)硬化性骨肉瘤 发生在青少年,见于干骺端而不在骨干,有放射状增生和骨膜三角存在。延误治疗可发生肺部转移。
(二)尤文氏肉瘤 患者年龄较小,病程发展快,似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有高热、畏寒,疼痛剧烈,血清AKP值较高。X线片示骨皮质呈葱皮样改变,骨髓腔有破坏且扩大。
(三)骨样骨瘤 在骨干上端一边骨皮质增生,中间有小透亮区,为窝巢状。
(四)梅毒性骨炎 血华康氏阳性,无痛,呈多发性骨质增生,两侧对称。
(五)畸形性骨炎 又称Paget病,好发生于老年,多发性,和下肢部位,骨变粗变弯曲。病程进展慢,痛不剧烈,可能局部低热。X线片示皮质骨增粗,髓腔也扩大,骨小染纹理凌乱不规则,在凸侧骨呈代偿性增粗,血清AKP值增高,血钙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