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11-01 18:56浏览:
次
(一)发病原因
骨关节结核病和全身结核病一样其致病菌均为结核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只有人型和牛型结核菌是人类结核病的主要致病菌。结核分枝杆菌为抗酸性、不能运动的杆菌,其特点为对异烟肼敏感并能产生烟酸和过氧化氢酶。关节结核是一种继发性结核病,多继发于肺或肠结核,因外伤、营养不良、过劳等诱因,使机体内原有结核病灶内的结核杆菌活跃经血液播散侵入关节或骨骼,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繁殖形成病灶,并出现临床症状。
(二)发病机制
结核杆菌不能直接侵犯骨和关节,因此骨关节病变几乎都是继发的,即通过身体原发病灶的结核杆菌进入血运而潜伏在骨或关节滑膜中仍具有活力,但被纤维组织包围,处于静止状态,一旦遇到身体过度劳累、营养不良或其他疾病的侵袭加上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潜伏的结核杆菌迅速繁殖,突破纤维组织包围,炎症扩大而发病。结核病的病理特点是由巨细胞和上皮细胞形成结节,有纤维变性的倾向和一种特殊的非液化性坏死的干酪样变。骨关节结核的临床病理过程可分为单纯骨结核、单纯滑膜结核和全关节结核三种类型。而临床上以肘关节全关节结核为居多,其次为单纯骨结核,其中以尺骨鹰嘴结核为主,肱骨外髁次之,而肱骨内髁结核少见。肘关节的单纯骨结核具有典型松质骨结核特点,以中心型为多见,边缘型少见。中心型即结核病变位于松质骨中心部,表现有炎症浸润、肉芽、干酪样物、脓液和小死骨。死骨吸收后形成空洞,其周围骨质轻度致密。边缘型即病变位于松质骨边缘部,此处血运丰富,死骨易被吸收,形成骨质缺损和脓肿。边缘型脓肿易穿破而进入关节内形成全关节结核。肘关节单纯滑膜型结核其病变发生于关节的滑膜,病变早期呈现肿胀、充血、炎症细胞浸润。关节内有浆液性渗液。晚期时滑膜肥厚为暗红色,滑膜表面有乳突样增生和结核结节、有干酪样坏死,关节腔内有脓性渗液。单纯骨结核和全关节结核,未得到有效治疗可破溃形成窦道,多发生于肘后方鹰嘴附近,同时发生混合感染。肘关节破坏严重时,可发生病理性脱位。当病变趋向治愈时,多发生非功能位的纤维强直或骨性强直。
一、临床症状
肘关节结核与其他关节一样发病缓慢,初起时症状轻,主要表现是疼痛、局部肿胀、压痛、活动功能受限。单纯骨结核多于尺骨鹰嘴,其次为肱骨外膜。肿胀与压痛只限于病变部位。鹰嘴结核寒性脓肿见于其附近。外踝结核脓肿可沿伸肌间隙向前臂流注。单纯滑膜结核较少见,在关节周围出现在肿胀,轻度肿胀首先出现肘三头肌妥内外侧,肱骨内、外踝和尺骨鹰嘴间凹陷处变为饱满。肘关节周围压痛广泛。病变发展为全关节结核,肿胀和压痛加重,患肢常呈梭形肿胀,多有脓肿窦道形成。关节活动功能更加受限,破坏严重的全关节结核可发生病理性脱位。当肘关节病变治愈时,关节多强直于非功能位。
二、诊断
1.有结核病史或与结核病患者接触史。
2.可有低热、盗汗、食欲减退、消瘦等中毒症状。
3.肘关节肿胀、疼痛、压痛、活动受限,可僵于半伸直位。
4.肘部可有寒性脓肿,溃破形成窦道。
5.结核活动期血沉增快。
6.X线摄片显示肘关节有骨质破坏,关节间隙狭窄或消失。
发热病人应给予可口、易消化、富于营养的食物。一般病人以多种食物杂食为佳,避免偏食,这样各种营养成分可以互相补充,不致缺乏。乳类、蛋类、鱼类、青菜、水果都可用。粗粮的营养价值比细粮高,故应与细粮适当搭配食用。
除了积极的手术治疗和抗结核药物治疗外,还需注意休息、制动和营养。
休息、制动和营养:全身情况的好坏与病灶的好转或恶化有密切关系。休息和营养作为改善全身情况的一个重要步骤是不可忽视的。休息使机体代谢降低,消耗减少,体温下降,体重增加,有利于体力的恢复。局部制动使病变处负重减轻,活动减少,既能减少疼痛,又能防止病变扩散,有利于组织修复。一般地说,体温不高,病情稳定的病人可适当地多活动一些,有的还可以做一些与病无害的体操活动。体温高、病变不稳定或多发结核病人应多休息一些。上肢结核比下肢或脊柱结核可以多活动一些。关节疼痛较重的病人除全身休息外,局部还可用皮牵引、夹板、石膏托或支架制动。但也不应制动过久,待疼痛减轻后即可解除制动。除休息和制动外,改善患者营养状态也很重要。
1.在病的活动期,血沉多增快,白细胞正常或稍多,常有轻度贫血,脓液培养在未经治疗者,结核菌阳性率为70%左右,滑液培养阳性率为40%左右。病理检查发现典型病变。
2.X线检查 早期病例只有骨质疏松与软组织肿胀。发展到全关节结核时,可有关节间隙进行性变窄与关节边缘性骨腐蚀改变。X线上还可看到骨结核的病灶,一般较大,位于鹰嘴、肱骨外髁处多见。后期病例可有病理性脱位,有继发感染者则有骨硬化。
3.CT检查 可显示出关节腔内的积液量,早期发现骨结核病灶与关节边缘骨破坏。在后期病例可显示出寒性脓肿部位与流动的方向。
4.MRI检查 可以更早期发现骨内炎性浸润性异常信号。